根據以色列人力公司 Ethosia 近日發布的統計資料顯示,對於毫無經驗的新人而言,要進入以色列科技業幾乎不可能。目前 Ethosia 求職資料庫中,科技業有 5,641 個職缺,其中只有 88 個(1.5%)是給沒有工作經驗的求職者,而無經驗求職者的數量約有 1,800 人,顯示需求遠高於供給,而且這還可能只是低估的數字。
對於這個現象, Ethosia 執行長表示這並非只是偶然現象,過去社會新鮮人向來傾向以大型企業為畢業後的求職管道,而如今這些大型企業改採AI工具取代部分曾經屬於內部培訓流程的環節,對初階員工的需求大幅下降,相關職缺也因此遽然消失。即使是擁有一到三年經驗的求職者,工作機會也正在變得渺茫,目前相關職缺只有 500 個,而求職者卻有 1400 人。
以電腦科學背景的畢業生為例,該學科專注於演算法和計算機理論,因此大多數人畢業後都在尋找軟體開發領域的初級職位,如今這些高科技企業都可透過AI工具來建立基礎模型,不需要建置大量的研發團隊,因此削減對年輕程式設計師的需求,並且持續縮短培訓期,對企業而言,招聘初級員工已經從一項投資變成了一項支出。
以職缺類型來看,目前技術領域的大多數職缺都屬於工程類職位:近56%屬於開發和工程領域,另有15%屬於資訊科技領域。換句話說,有四分之三的職位要求紮實的技術背景。行銷、銷售、專案管理、人力資源等非技術領域的職位,在新鮮人勞動市場中僅佔一小部分,這意味著非工程背景的求職者和相關學科的畢業生只能在一個非常狹窄的勞動市場區塊中競爭,而這些領域對於求職者的資格要求還在不斷提高。
若進一步考慮地理分布,問題就更加突出,要求三年以下工作經驗的工作機會,超過83%集中在特拉維夫和中部地區的幾個商業大城。求職者的性別差距也十分明顯,目前科技業求職者中72%為男性,女性僅佔28%,顯示女性在高科技領域的代表性仍然偏低。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企業更傾向於選擇那些已經在市場上證明自己的人才,更加劇了當前就業困境。
Ethosia 的調查結論是,擁有專業知識、身處的地理位置優越、甚至在獲得第一份工作之前就已在業界建立人脈的人,才能在這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