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兩大智庫之一「高等經濟研究所」(Das Institut für Höhere Studien,簡稱 IHS)日前發布奧地利經濟中期預測顯示,奧地利經濟發展未來幾年將落後於歐元區。光是美國關稅就導致奧地利今(2025)年經濟成長損失0.2%,即使GDP有望正成長達0.1%,卻仍低於疫情前幾年的平均0.3%,而2026、2027、2028和2029年則分別成長1% 、1.3%、1.2%和1.1%,也就是說2025-2029年期間GDP年均成長率僅達0.9%,較歐元區落後0.4個百分點。
IHS 根據消費者物價指數,預測奧地利 2025 年通膨為 2.9%,2026 將降至 1.9%,而 2027 年及以後的幾年通膨率將略高於 2%,因此整個預測週期通膨平均為 2.3%。
儘管經濟表現不佳,但勞動市場情況依然穩健,雖然失業率近期略有上升,但隨著經濟不再呈負成長,人口老化導致勞動力供應大幅放緩,評估2026年失業率有機會再度下調,未來失業率將從今年的 7.5%下降至 2029 年的 6.2%,代表就業率將以每年平均 0.5%的速度提升。
美國不穩定的關稅政策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繼續導致國際高度不確定性。關稅壁壘及國際貿易體系的弱化可能會進一步抑制全球貿易和工業生產, 美國預算赤字擴大也可能導致長期利率上升和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加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級可能會推高能源價格,將導致通膨上升、實際收入下降,貨幣政策被迫做出回應。
IHS認為,奧地利經濟恢復成長,但力道仍弱,與歐元區差距愈來愈大的原因並非首見,主要歸因通膨相對較高、監管過度、勞資協議導致勞動成本上升。長期來看,奧地利經濟的正向發展取決於能否持續不斷地提高生產力,不僅勞動力培訓,還包括重新審視社會制度,以利人員能夠更迅速並持續融入勞動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