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建議英國應永久削減印花稅,以增加投資並推動經濟發展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參考資料:The Telegraph
日期:110年4月15日
文號:駐英經(110)經字第294/P200號(商情文號:第 294 號)
     
商情本文:
針對印花稅減免措施,OECD Going for Grow報告 建議英國應永久削減印花稅,以增加投資,並推動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受疫情影響英國於2020年7月推出為期六個月的房屋印花稅減免,此措施將英國房屋印花稅減免門檻從12萬5000英鎊提高到50萬英鎊,該措施並已延至本年6月底,報告指出永久削減印花稅比改革公司稅務更能籌集投資。英國為已開發國家中,設有最高房地產稅的國家,政府統計2019年房地產稅收入高達910億英鎊,約12%之政府財政收入來自房地產,此為OECD 37成員國平均的兩倍。
 
報告並建議,英國應放寬發展基礎設施相關規則,以促進建設,並加強興建實體及數位基礎設施,以投資創新,增加全國就業機會,以鼓舞新冠防疫措施解除後的國內經濟,促使經濟復甦。OECD秘書長Angel Gurria表示,應將重大經濟衰退轉變為強勁、兼容、綠色之經濟發展機會。即使在新冠疫情之前,全球經濟已自金融危機以來承受長年掙扎,出現如國內生產力成長緩慢,企業活動下降,長期失業與不平等之問題等。新冠疫情之後的重建機會包括徵收碳稅,減少空氣污染,以及提供民眾培訓的機會,協助其在新興產業中找到創新工作,且鼓勵民眾及企業皆積極投入綠色經濟產業。數位技能投資,更為提升英國就業市場的關鍵。隨著越來越多人從事遠距工作,以及國內生產業者大量投資機器人技術,數位技能尤其重要。
 
報告並指出,在所有OECD國家中,英國為僱用較未具經驗資格勞工者較高比例的國家之一,且對成人教育學習之政府補助及公司支出並呈下降。在經歷數十年公共投資不足後,政府應迫切針對數位基礎設施進行投資。在邁向低碳經濟同時,區域平衡政策則也需要大量投資。財政部發言人指出,暫時性印花稅減免措施係協助及保護在房地產市場工作人員並可刺激經濟活動,作出時間限制本質是鼓勵民眾參與計劃,推動經濟發展。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