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經濟」持續升溫:現狀推動暗藏產業新商機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以智慧家電、外賣服務及各類便捷服務為核心的「懶人經濟」,正憑藉技術進步與消費需求升級,在全球範圍內加速擴張,成為重塑消費市場與產業格局的重要力量。「懶人經濟」通過技術創新與服務優化,滿足民眾對「節省時間、減少人力付出」的需求,與人口結構變化、生活方式轉變及技術發展密切相關。 

從發展現狀來看,「懶人經濟」的壯大有著堅實的社會基礎。中國大陸獨居群體占比從2022年的19%預計2026年升至21%,少子化、老齡化推動家庭規模小型化,獨居群體對便捷服務的需求持續攀升。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消費者更願意「花錢買時間」,價格敏感度逐漸讓位於便利性。技術層面,智慧手機與各類App的普及呈現了「一鍵下單」,讓即時配送、上門服務成為常態;人工智慧與物聯網技術則催生了掃地機器人、智慧煮蛋器等「懶人神器」,大幅簡化了日常生活流程。這一趨勢並非中國大陸獨有,日本34%的獨居群體支撐起「便利店萬能服務」,韓國59.5%的獨居群體推動「一人經濟」蓬勃發展,全球範圍內「懶人經濟」已成為現代社會的普遍現象。 

2024年中國大陸即時零售市場規模成長速度達26.2%,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突破1.5兆元人民幣,近期市場日均訂單量突破1.6億單。2025年,美團即時零售的日訂單量在高基數下仍持續攀升,從2024年日均6,800萬單成長至2025年峰值突破1.2億單,其中非餐飲品類日單量已超1,800萬單,26-35歲用戶占比逾67%。2025年7月7日,淘寶閃購、餓了麼聯合宣佈,日訂單數逾8,000萬;非餐飲訂單逾1,300萬;淘寶閃購日活躍用戶逾2億。2025年7月14日,外賣平臺「淘寶閃購」聯合「餓了麼」宣佈,日訂單量再次突破8,000萬,創歷史新高(不含自提及0元購)。這些數據充分顯示出「懶人經濟」在消費端的強勁滲透。 

「懶人經濟」的蓬勃發展,不僅改變了消費模式,更推動了產業端的創新與結構升級,催生多重商機。智慧家電是其中的核心產業,以掃地機器人為例,2024年中國大陸市場零售量達603.6萬臺,成長31.7%,2025年第一季度出貨量成長21.4%。技術迭代持續加速,從早期的隨機碰撞導航,升級至鐳射雷達全局規劃、AI躲避障礙、自清潔與全能基站,甚至向「家庭服務智慧體」演進。 

即時零售與服務領域則呈現場景延伸與品類拓展的特點。外賣服務從餐飲向生鮮、日用品、藥品等全品類滲透,「線上下單、到店自取」、「30分鐘達」成為標配。平臺經濟連接消費者與服務者,推動上門做飯、收納整理、跑腿代購等細分服務興起。以上海為例,日均外賣訂單達250萬單,年快遞業務量近50億件,「足不出戶完成生活所需」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選擇。產業的快速發展還催生了收納整理師、職業遛狗師、私廚等新職業。這些崗位依賴專業化技能,如收納整理師需掌握空間規劃與分類邏輯,月收入可達1-3萬元人民幣;私廚、遛狗師等按需服務崗位則靈活適配市場需求,成為就業市場的新成長點。 

「懶人經濟」的崛起,既是消費升級的體現,也是產業創新的契機,其可持續發展需在便利、安全與社會價值間找到平衡,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在智慧家居配件與小型園藝工具製造等領域,臺灣中小企業的精密製造企業可針對「懶人經濟」下家庭場景需求,開發操作簡便、智慧化程度高的智慧家居配件,比如與各類智慧家電聯動的智慧插座、可遠距控制的智慧窗簾軌道等;在小型園藝工具方面,參考自動澆灌懶人花盆設計,研發更多具備自動養護功能的產品,如自動施肥器、智慧光照調節設備等。產品研發完成後,借助線上電商平臺、社交媒體行銷以及與線下家居賣場、園藝店合作等線上線下結合的銷售模式,打開新的營收成長空間。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