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雄市自動化與國際儀器化工展 業者參展尋商機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2025高雄自動化工業展」與「高雄國際儀器化工展」於5月24日在高雄展覽館聯展落幕,經濟日報副社長周祖誠表示,經濟日報辦理自動化工業展已邁入第45年、在高雄展覽館辦理第10屆,高雄是石化產業與工業重鎮,正值迫切的轉型時刻,藉由展覽呈現AI與精密工業的創新技術,以鼓勵業者擁抱科技、爭取商機。 

詭譎多變的國際情勢 參展以開拓銷售通路 

此次有進典工業、喬陞、四零四、易格斯、上銀、凱士士與萬均等計250家台灣指標業者參展、吸引25,966人次進場參觀。於去年首度參展的進典工業表示,在近年貿易戰與對等關稅的變局下,希望藉由參展尋求買家,改以活絡內需市場、尋求替代出口的機會。

 導入AI應用 提升產業品質與作業效率

 為尋找缺工解方與強化職業安全保障,國立高雄科技大學以「多軸同步鎖固」與「動態扭力控制」的整合技術,展現AI感測應用於大型輪胎安裝的突破。該技術可同時針對多個螺栓進行高精度鎖固,不僅節省人力、大幅提升效率,更解決傳統人工鎖固易因過緊或鬆動而產生的安全疑慮,提升車輛裝配品質保障。

 強化精密技術 讓工業走向高值化

 為精進閥門產品能於高風險、多元需求的作業環境中運作無礙,進典工業展示自製研發的高硬度密封技術「全金屬密封球閥」,以金屬取代橡膠元件與表面噴塗處理,可大幅提升閥門在極端溫度下的耐磨與抗腐蝕能力,也展現工業走向高值化的可能性。

 本屆也獲得多方專業組織支持,包括高雄市儀器商業同業公會、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中華液壓氣動協會等單位共同參與,成為串聯南台灣產學合作與產業升級的重要平台。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局長廖泰翔觀展時也表示,高雄工業轉型勢在必行,智慧化是未來關鍵,AI技術與產業應用的深度融合,是高雄下一波產業革命的引擎。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