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品根據《醫藥品醫療機器法》(舊藥事法)定義為「用於診斷、治療或預防疾病的物品」,於日本醫藥品分為醫療用及一般用,醫療用指在醫院由醫生根據疾病或傷害程度診斷後所開的處方藥,並只能在藥局領取。而其他則屬於一般用藥,可在藥妝店購買,因此也被稱為OTC(Over The Counter)藥品。
醫療用的上市準備期間較長,通常要經過基礎研究、非臨床試驗和臨床試驗之三個階段,平均需要8至15年時間,成本超過數百億日圓。而臨床試驗分為三個階段,事先需要通過五個批准程序後再向厚生勞動省申請,經過約1至2年的審查期,獲得批准才能進行製造銷售。醫療用藥取得認證後以新藥上市,在一定期間內有專利保護。然而專利結束,其他藥廠可生產學名藥。
厚生勞動省公開之2021年日本醫藥品國內生產金額為9兆1,802億日圓,來自國外的進口金額為3兆393億日圓,醫療用醫藥品的生產金額為8兆4,310億日圓,需指導之醫藥品與一般用醫藥品的生產金額為7,491億日圓,從比例看來,醫療用醫藥品佔整體91.5%。另依據東洋經濟新報社之四季報業界地圖公開之2022年日本醫藥品市場約10兆6,887億日圓,40歲左右之平均年薪為916萬日圓,受人口高齡化影響,國內醫藥品使用程度增加,導致醫療費暴漲,壓迫國家財政。
而政府將醫藥品之公定價格不斷調降,原本為每兩年調降一次,2021年4月開始改成每年調降,使得醫藥品市場發展變得嚴峻。
受此影響,大公司則積極拓展海外商機,2019年日本武田藥品收購愛爾蘭之希爾製藥,創下日本海外併購案最高交易,規模達600 億美元。而衛采製藥與美國默克於抗癌藥物業務進行合作之外,第一三共與英國阿斯特捷利康製藥在癌症領域合作,擁有獨家技術的日本製藥廠不斷加快腳步與海外製藥廠合作。
表1.日本醫藥品廠商排行
單位:億日圓
排行
| 公司名稱 | 產品 | 營業額 | 純利益 | 研究開發費 |
1 | 武田藥品工業 | 指示用藥、醫生處方用藥 | 35,690 | 2,300 | 5,261 |
2 | 安斯泰來製藥 | 泌尿系統、免疫與移植製劑 | 12,961 | 1,240 | 2,460 |
3 | 第一三共 | 心血管疾病、抗癌藥物 | 10,448 | 669 | 2,541 |
4 | 大塚集團 | 寶礦力、抗精神病藥物 | 9,775 | 1,373 | 2,322 |
5 | 中外製藥 | 血友病製劑、抗癌製0劑 | 9,997 | 3,029 | 1,298 |
6 | 衛采 | 阿茲海默症新藥 | 7,562 | 479 | 1,717 |
7 | 大日本住友製藥 | 精神分裂症藥、再生醫療 | 5,600 | 564 | - |
8 | 田邊三菱製藥 | 乾癬、單克隆抗體 | 3,859 | -102 | - |
9 | 小野藥品工業 | 癌症免疫藥 | 3,613 | 805 | - |
10 | 塩野義製藥 | 愛滋病毒藥物 | 3,351 | 1,141 | - |
資料來源:四季報業界地圖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