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全球防衛雜誌 10月號 第470期 圖片提供:DIIC
兩年一度的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TADTE),因疫情中斷後,於 2023 年 9 月 14 至16 日於台北南港展覽一館舉行。除了展出焦點的國防館之外,此次場地首度由世貿中心移到南港展覽館,同時也少見的由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導組成美國館參展。
國防部循往例設置的國防館,今年以「創新自主、堅實國防」為參展主軸,整合陸、海、空軍司令部、國防大學、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及北部地區人才招募中心等7個單位參展。此次國防館共劃分為勤訓精練捍衛領空廊道、無人機裝備、 聯合作戰裝備、軍民通用科技展 區、國防菁英招募專區等5個展區,總共展出54項武器裝備及研發成果(含招募活動),以實體、模型、圖表及多媒體播放等方式(輔以專人解說)呈現。
![]() | ![]() | ![]() |
自製武器裝備研發成果
國防館入口的勤訓精練捍衛領空廊道展區,以情境模式結合觸控互動、全息投影等科技元素,呈現空軍 F-104 型戰機、 T-34C 型教練機、F-5E 型戰機、 AT-3 型教練機、IDF 型戰機及新 式高教機等軍機的介紹及 3D 立體影像。 無人機裝備展區展出國防部因應當前敵情威脅,建構不對稱戰力,持續推動深化無人機技術的努力,展示「巡飛彈」、劍翔系列反輻射無人機,以及紅雀Ⅲ 型、銳鳶二型、騰雲無人機等11 項,從傳統偵搜(打)一體 ,至目前群控(攻)及 AI 人工 智慧應用,讓國人充分瞭解國防自主的成果。
![]() | ![]() | ![]() |
聯合作戰裝備展區總共展出制空、制海、地面裝備等 26 項 武器裝備,主要包括新式高教機的模擬機,天弓三型防空飛彈、 海劍二型艦對空飛彈、陸射劍二型防空飛彈、萬劍彈,雄風二型反艦飛彈、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偵搜戰術輪車、CM34 型雲豹步兵戰鬥車、悍馬車載 81 公厘迫砲,T108 式 7.62 公厘半自動、手栓式狙擊槍狙擊槍, XT112 式 12.7 公厘手栓式狙擊槍,XTS112 式 5.56 公厘戰鬥步 槍,T75K3 式 9 公厘手槍,以及K120 型特戰突擊艇、快速佈雷艇、高效能艦艇後續艦、新型救難艦的比例模型等。
![]() | ![]() | ![]() |
軍民通用科技展區主要以國防科技研發能量為基礎,結合產業需求導向,衍生發展軍民通用科技,創造國防科技產業化效益 ,總共展出航太級金屬 3D 列印製造技術、軍民儲電系統等 10 項展品,包含軍用外骨骼、雷射 標定儀、雙目雷射望遠鏡、水下滑翔機等。
其中航太級金屬 3D 列印製造技術的開發,建立了從設計、 分析、製作、檢測、驗證等的金屬 3D 列印製造全製程能量,工 件符合航太級材料使用標準,可應用於國防、航太金屬零組件製作。而軍民儲電系統將可取代柴油發電機,具備無噪音、無廢熱及高溫、不會污染環境、熱影像隱密性佳及後勤補給容易等特性 ,故設置再生能源儲電系統可維持任務執行,解決運補不易,增加能源彈性。
至於在軍事人因工程發展運用方面,相關研究包括人體計測 、生物力學、視覺追蹤、虛擬實境等,相關成果涵蓋軍服尺碼 身形自動配適、國防自主裝備空間設計、駕駛模擬器眼動追蹤訓練、智慧穿戴裝置在體訓監控、野戰型外骨骼人因測評等 應用,例如軍用外骨骼可依據國軍各軍種操作情境、作戰需求、 士兵體格進行客製化設計,達到提升國軍任務達成效率,並可減輕單兵戰場體能負擔之目的。
「巡飛彈Ⅱ」首度曝光
中科院展示的「巡飛彈Ⅰ」 無人機,機翼、尾翼、雙直尾翅均採伸縮式設計,尾部裝有後推式螺旋槳,前端下方配備光電/ 紅外線尋標器,配備高爆彈頭, 採用氣壓發射筒彈射,遙控距離 10 公里,滯空時間 15 分鐘 ,可由單兵攜行,執行精準打擊。「巡飛彈Ⅰ」的外形,與美 國 AeroVironment 公司研製、援 助烏克蘭的彈簧刀(Switchblade )300 型滯空彈藥(Loitering Munition,又稱遊蕩彈藥)非常相似,發射方式也雷同,明顯是 「參考」彈簧刀 300 型所研發。 據媒體報導,陸軍等將於 2024 年建案,分別向美國採購彈簧刀300 型滯空彈藥、中科院採購「 巡飛彈Ⅰ」。
此次首度公開的「巡飛彈Ⅱ 」無人機,設計、尺寸與「巡飛 彈Ⅰ」完全不同。可日、夜間操 作,採用雙尋標模式,包括鼻端的無線電頻率尋標器,以及前端下方突出的光電/紅外線尋標器 ,裝有高爆彈頭,滯空時間長, 可進行視距外精準打擊,並對固定、移動目標實施飽和攻擊。「 巡飛彈Ⅱ」儲放在發射箱內時, 前翼與機體平行,發射後才旋轉 、展開,搭配倒 V 尾翼,尾部裝 有後推式螺旋槳。發射器採用 3 聯裝設計,可配置在悍馬車後部 ,具備高機動性。
![]() | ![]() |
事實上,滯空彈藥的設計概念屬於消耗品,中科院由「巡飛彈Ⅰ」到「巡飛彈Ⅱ」的研發,似乎是把「巡飛彈」當成另類劍翔無人機,背離了滯空彈藥的便宜、大量運用邏輯。相較於「巡飛彈Ⅱ」,此次也來參展的美製 彈簧刀 600 型滯空彈藥,不但生產成本較低,由於彈頭搭配碰炸引信,因此發射後也不再回收。 此外,烏克蘭軍方利用商用多軸無人機改裝加掛彈藥,肯定更比 「巡飛彈Ⅱ」便宜非常多,國軍恐怕無法負荷「巡飛彈Ⅱ」的蜂群攻擊成本。
造型特別的紅雀Ⅲ型無人機 ,採用模組化設計,能精準定位 ,具備抗干擾能力,機上配備電 力馬達,驅動機身前段的左、右各1具向上旋翼,以及機尾的1具向下旋翼,導控距離 30 公里 ,續航力 1 小時。機首下方的酬載模組可配備光學/紅外線、雷射測距裝置。由於紅雀Ⅲ型無人 機採用垂直起降方式,因此不受地形狹窄限制,可在小型艦艇上作業。
採用藍灰數位迷彩塗裝的中科院紅雀 三型無人機,感測器安裝在機首下方。 紅雀三型的動力設計頗為特殊,在機頭 兩側各前伸 1 具向上螺旋槳,搭配 V 形 機尾下方的 1 具向下螺旋槳,可以垂直 起飛、降落,升空後則可以像傳統飛機 飛行,因此能在艦艇上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