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全球防衛雜誌 3月號 第463期
無人機領域商業智能研究平台Drone Industry Insights(DII)在今年1月底公布的「無人機就緒指數」(DRI)最新排名中,台灣與比利時、挪威、馬來西亞等9國並列第二,評比標準係以適用性、運行範圍、人才資源、行政架構、專業認證、空域整合等6項參數來分析。台灣無人機產業的發展,除學術單位,民間業者也具備無人機全機設計、製造與整合的能量,除此之外,無人機機體材料在國內上中下游產業鏈皆已成熟;而動力系統、飛行控制系統及GPS天線模組等軟體製造研發,亦因國內雄厚的ICT產業實力,近年快速整合,並與硬體串聯,完備無人機產業結構。
目前國內無人機主要運用於農用巡檢、救災、偵查等領域,但因應國際情勢的變化,無人機的應用已成為未來戰爭趨勢,因此,政府積極推動國內無人機產業的發展。中科院研發的「軍用軍規」無人機以「即偵即打」、「偵打一體」以及大型戰略無人機為發展主軸。另外,鏈結民間力量開發製造的「軍用商規」無人機,計畫於今年七月底進行驗收,並預計於明年量產約3,000架。
無人機的重要關鍵,首先,在飛行控制系統上,無人機必須搭載可高速運算的晶片,並結合AI影像視覺分析;其次,結合5G高速率和低延遲等特性,無人機可遠端操控,並即時回傳訊號至管理系統;未來,隨著無人機應用範圍擴大,例如在交通運輸上實現無人機物流運送服務,網路通訊技術將更顯重要。在無人機的研發中,晶片、飛行控制系統及通訊軟體等關鍵因素扮演重要角色,台灣憑藉著本身的IT、AI、5G技術優勢,提升研發能量得以擠身為國際重要供應鏈之一。
除了晶片外,舵機也是無人機硬體中不可忽略的一環,它可以控制飛行載具的飛行方向、引擎速度等機械運動。各式功能性的無人載具,更因控制系統需具備高精度、高靈敏度、高可靠性等特殊性能,對舵機提出了更高規格的要求,而這促使舵機朝向體積縮小、乘載力增加、控制性能提高的方向發展,相關開發更是引起各國軍方與研發機構的注意。如在農林漁牧各單位廣泛使用的飛翼構造小型無人機、或繪製地圖用的機型,皆須搭配與之相容的舵機裝置,以提供機身更穩定的成效。而除商業用途外,舵機在無線遙控休閒市場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腳色,RC遙控模型可分爲遙控模型車、遙控航空模型、遙控船隻模型、遙控機器人等,對遙控模型製造商而言,用戶的操控體驗非常重要,然而舵機的性能好壞將影響產品的表現。
以生產各類飛航器陀機聞名的廣運科技,設計出微型體積及高穩定度的舵機,配置在仿生蝴蝶機器人上,兼具設計及製造工藝技術。廣運科技研發的太空規格的舵機,因可承受極高和極低溫的太空環境,已運用在美國太空總署新一波火星探測任務中的無人直升機機智號(Ingenuity)上,在大氣稀薄重力小的火星,成功穩定飛行並執行探測任務。為拓展國際市場,廣運科技選擇參加「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產業展」,透過這個國內唯一的專業航太國防產業展覽平台,與國內外買主交流,掌握產業趨勢與資訊,爭取商機。
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為兩年一展的專業展覽,睽違四年,揮別疫情,今年將於9月14日至16日在台北南港展覽一館舉辦,集結了航空、軍事及太空相關業者,有國防部持續支持設置的「國防館」,更有來自航太公會、太空中心、工研院、農林署、大學相關系所等產官學機構的支持,展示最新研發趨勢及產品,呈現我國產業堅強實力;同時也已吸引如NORTHROP GRUMMAN、BAE SYSTEMS、L3HARRIS TECHNOLOGIES、MOOVINV ASIA等國際重要指標廠商的參展;而今年美國在臺協會也首度籌組AIT專館展出,展現國際友好合作關係。展覽期間主辦單位外貿協會規劃許多活動,有國際論壇分享最新產業分析與趨勢、有達人導覽帶你深入了解展覽焦點內容、還有玩具槍射擊體驗區等精彩活動,歡迎蒞臨參觀,詳細資訊請至官網查閱https://www.tadte.com.tw/zh-tw/index.html。
圖1. 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集結航空、軍事及太空相關業者,展現國內厚植產業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