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記引領機械業數位轉型 迎向國際循環經濟趨勢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文:陳寰宇

圖說:鳳記今年展出進階版三層單模全電式中空成型機,配合德國模具產量為100BPH,夾模力可達250~300kN,生產20公升堆疊桶。

歷經兩代人超過一甲子以上時間的努力,鳳記國際公司(FKI)自從創辦人魏全城研發出全球首部製造「一層雙色」紅白袋的機器設備至今,不僅研發的塑膠押出設備齊全,率先同業推出中空塑膠押出成型機,也是淋膜機的領導品牌。但隨著市場競爭白熱化,鳳記也拜早期數位化之賜,不再生產低階機種,並積極搶攻高階客製化市場;接下來還將引領台灣機械業逐步邁向數位轉型之路,克服國際下一波淨零碳排趨勢挑戰。

鳳記國際機械副董事長兼總經理魏燦仁表示,該公司身為台灣最大塑膠押出機製造商,早在30年前成立新廠時,便開始導入數位化觀念,並不惜斥資N.T.600萬元與鼎新電腦合作導入ERP/MRP系統,已適應正逐漸走向少量多樣化、高度客製化趨勢的製造業,整合管理多樣機種和零組件,與國際接軌。

當在外參展或歐美買主來台採購時,都會全面檢視台灣廠商整體品牌形象、生產設備、系統及管理階層,皆須符合國際認證規範,鳳記也因此獲得客戶認同。自從工業4.0蔚為全球風潮之下,陸續推陳出新高階機種與軟體,無論是在提供智慧機械的規格精度及生產速度、維修服務能量都不遜於人,讓客戶更有信心引進其產品,進一步提升品牌價值。

高階全電式機種推陳出新 投入循環經濟生態系

在2018年TaipeiPLAS與上屆德國K show期間,鳳記新推出符合工業4.0概念升級版的全電連續式三層中空成型機e-Blow,便已納入減少污染及排碳的環保考量,符合ESG原則,提前佈局,避免未來被加課碳稅,增加競爭力;且將回收裝置內建於機台上,順應現今國際循環經濟浪潮下,客戶對於回收再利用廢料,以重塑成為多層產品需求,即除了中間採用原生新料之外,裡外兩層則可按客製化比例,至少50~60%以上都是再生二次料。

魏燦仁進一步指出:「工業4.0最早是為了讓工廠設備稼動率、生產效率、良率等製程資訊透明化,並分別滿足現場操作人員(Operator)和管理者(Manager)等不同需求。」鳳記目前最新推出的進階版機種,還可讓管理者藉此管控產品單價和進料成本、參雜回收料比例、耗電量等,讓鳳記的機台更有競爭力,也在國際大展上吸引買主一探究竟。

今年在TaipeiPLAS DigitalGo將發表三層單模全電式中空成型機,搭配資料採集與監視系統(SCADA)、IO控制系統蒐集即時資料及監控數據,提供操作者更省時省力的數據分析與預防診斷、保養維修、生產排程等提示功能。以及配備自動除胚裝置與成品取出工業機器人,可在客戶自動包裝或充填產線上檢測是否成型及除胚,排除不良品;並透過AR技術向新客戶展示功能、配備,或從遠距觀察現場作業服務。

魏燦仁說:「面對台塑2025年即將不再生產PE、PVC、PP等一次性消費材料,未來設備業勢必要轉型,開拓高值應用領域。」隨著董事長魏燦文接任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TAMI)理事長,也將引領其他會員廠商加快數位轉型腳步。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