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星洲日報(末季僅增3.5% 零售業今年仍樂觀 - 財經 - 焦點財經)
日期:114年3月26日
馬來西亞零售調查機構(Retail Group Malaysia,RGM)頃發布消息稱,許多商品與服務的零售價格持續走高,高漲的生活費削減消費者之購買力,導致去(2024)年第四季零售業銷售僅增長3.5%,遠低於市場預期之4.4%;全年零售銷售則增長3.8%,略低於市場預期的3.9%。該機構看好本(2025)年零售業銷售前景,上調全年銷售增長0.3%,從4%提高至4.3%。
根據調查報告,去年第四季購物商場客流量與2023年相符,馬國消費者依舊持續消費,但受學校假期縮短至9天影響,假期銷售表現與疫情前表現不成正比。馬國年終促銷從11月15日開跑,並於2025年1月1日結束,但消費者消費意識低迷,但去年最後2個月遊客量增加,成功造福主要大城市及旅遊導向城鎮與海島的零售商家。
回顧去年第四季表現,儘管有年終假期加持,但部分零售次領域表現遜色,其中百貨商場銷售衰退1%,兒童及嬰兒產品及個人護理銷售分別減少8%及2.2%,其他專賣零售店銷售亦下滑0.3%。相比之下,迷你市場、便利店與合作社銷售成長8.1%,全年銷售增長8.5%,表現為第四季與全年最佳,其次為時尚與時尚配飾第四季與全年銷售成長5.6%與6.3%,個人護理與藥店第四季銷售成長4.1%,全年增長5%。
展望2025年,RGM上調全年零售銷售增長目標4.3%,但預期生活費攀升將是零售業最大挑戰。開年至今,國人持續面對商品與服務零售價高漲挑戰。從超市購買的日常用品到停車費、交通與物流服務、維修服務、醫療保健相關服務,甚至是媒體簽購服務等服務價格都呈現漲勢。同時,本年下半年電費調漲,將提高商家營運成本,並迫使零售商將成本轉嫁給終端消費者。
此外,政府於去年10月18日宣佈的2025財政預算案,將在今年落實多項新政策和措施,其中包括最低薪資從2月1日調高至1,700馬幣(約381美元)、移工和雇主需繳納2%公積金、今年下半年RON95汽油補貼取消、銷售及服務稅涵蓋範圍從5月1日擴大,將對零售業帶來影響。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