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列美對等關稅名單 學者憂衝擊電器橡膠出口 - 國際 - 即時國際
資料來源:星洲日報(大馬列美對等關稅名單 學者憂衝擊電器橡膠出口 - 國際 - 即時國際)
日期:114年4月4日
美國總統川普宣佈對馬來西亞課徵24%對等關稅。半導體產業雖暫時豁免,但馬國經濟學者憂心,馬國對美國出口的電子電機、光學及科學儀器、橡膠與皮革等產品皆受到衝擊。
川普宣布針對各國課徵對等關稅,尤其在意那些對美國徵收高關稅,且貿易量大的前15%貿易夥伴,馬來西亞名列其中。
馬國北方大學(UUM)經濟學教授林福炎表示,馬國雖是開發中國家,享有美國提供特別關稅優惠,但川普的對等關稅對馬國仍是個隱憂。馬國吸引中國及其他許多國家進駐,這些國家轉移生產基地到馬國設廠再轉出口到美國,馬國這次遭列對等關稅名單,將導致部分產業受影響。馬國的半導體對美國出口占很大比例,目前最有可能受衝擊的就是半導體產業,馬國對於發展數位經濟有很多計畫,吸引許多外資進駐,特別是來自於中國的外資,中國來馬設廠的目的很重要的原因是要轉移生產基地,避免川普關稅制裁。
林教授認為,馬國要如何因應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對等關稅,充滿高度不確定性,短期僅能以不變應萬變,長期則要分散市場的投資策略,唯有「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升級數位產業的產業鏈,諸如像臺灣的台積電,就能擁有相對的競爭優勢。
美國4月2日同時宣佈,鋼鐵、鋁、銅、藥物與半導體等項目暫時不列入關稅品項。馬國被美國政府制裁會受很大影響,亦對才剛起步發展的馬國數位經濟雪上加霜。
另一方面,馬國拉曼大學(UTAR)經濟學教授黃錦榮受訪時表示,馬國不可能像台積電一般大規模的赴美投資設廠,馬國亦未具備競爭優勢,因此,調降對美國的關稅應是對馬國傷害最小的作法。從美國與馬國雙邊貿易往來資料顯示,馬國出口到美國許多商品皆享有優惠關稅待遇;尤其美國自馬國進口的商品多數為中間財(Intermediate Goods),其中有70%屬於電子電機產品,或光學及科學儀器,亦包括某種程度的橡膠與皮革之類。
以東南亞經濟體的規模而論,馬國並非如越南、印尼與泰國是美國特別在意的國家,就地緣政治意義來說亦未向越南那般重要。
根據馬國投資、貿易暨工業部(MITI,簡稱投貿部)資料顯示,2024年美國為馬國第3大貿易夥伴,美馬雙邊貿易額達3,249億馬幣(約728.48億美元),美國市場占馬國貿易總額11.3%。美國有逾600家企業在馬國投資。
根據大華銀行(UOB)報告,電子電機、橡膠、傢俱與光學及科學儀器,係馬國對美國出口的4大領域,若關稅增加,這類產業的競爭力將受到嚴重衝擊。電子電機產品占馬國總出口額約40%,亦是對美國出口的主要產品;橡膠產品占對美國出口額之2.9%,傢俱占3.5%,光學及科學儀器則占9%。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