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關稅 | 學者:所有行業受影響 馬對美出口 70%重挫 - 國內
資料來源:星洲日報(特朗普關稅 | 學者:所有行業受影響 馬對美出口 70%重挫 - 國內)
日期:114年4月4日
美國宣佈對全球多個國家包括馬來西亞徵收對等關稅,有鑑於美國是馬來西亞的主要出口市場,經濟學者皆表示,這將會對馬來西亞的出口與經濟帶來巨大影響。
間接出口亦受影響
馬國拉曼大學商業與金融學院教授黃錦榮表示,馬國對美國出口額約為440億美元左右,撇除獲得豁免的產業,有70%或近乎300億美元之出口額會受到影響,且這適用於所有商品。因此,基本上馬國所有出口至美國市場之產品皆受到影響。倘美國市場對部分產業或個別企業之占有率更大,其所受到的影響就更大。原本美國對外平均關稅僅為2至3%左右,現在突然上漲至24%,可想而知這是一個多麼大的幅度,而超過20%漲幅肯定會導致馬國出口的整體需求出現下降趨勢。由於馬國對其他國家的出口,諸如對中國、歐洲、新加坡、日本等國的出口都不是為了當地的市場,而是作為中間產品再進行生產與加工,最後出口至美國,因此在這些國家也同樣受到影響的情況下,馬國必然會間接受到影響。這些國家也受到影響,比如中國被課徵54%關稅,其出口亦肯定會受到重創。當渠等的出口產品需求受到影響,自然而然的,馬國出口到這些國家的產品亦受到影響。
美經濟衰退恐累及全球
由於關稅政策涉及美國所有進口產品,因此也會對美國的經濟包括就業與通膨帶來衝擊。倘美國接下來因為關稅政策而經濟下調,或甚至陷入衰退,那美國的經濟衰退將進一步壓縮對全球包括馬來西亞出口的需求,進一步加劇關稅對馬國的影響。目前在關稅政策中得到豁免的產業是否還會持續被豁免。
建議下修馬國2025年經濟成長預測值
有鑑於此,在馬國的經濟增長受到關稅政策之衝擊後,本(2025)年能否達到4%經濟成長預測值都存在著一個很大的問號。馬國需調整本年國家經濟展望,而最樂觀的評估是將經濟展望往後調一個百分點,即調整至3.5%。
關稅戰未削減馬國投資吸引力
至關稅是否會影響馬國作為外資投資目的地,黃教授表示,目前的外資跨境流動基本上都與貿易緊密相關,因此接下來倘所有報復性關稅導致全球貿易冷卻,跨境外人直接投資(FDI)流動肯定會因此下降。外資因關稅戰而轉移陣地、不再投資馬國的可能性不大,因馬國主要外資來源國如中國、歐盟和日本也同樣面對關稅;而馬國的外資競爭國如越南、泰國、印尼則受到更大的關稅衝擊,因此渠不認為關稅戰會導致馬國的投資吸引力下滑。
短期策略多元化出口市場
對於馬國可採取的因應方式,黃教授表示,除報復性關稅外,馬國還可多元化出口市場。中長期而言,由於全球貿易的面貌已經改變,尤其馬國作為東協輪值主席國要認清一個事實,即除非馬國將東協內部貿易量與貿易比例提升到新高度,否則馬國與東協的貿易將一直受到周邊因素牽絆。
促整合東協消費市場掌話語權
美國之所以能向全球宣戰,因為美國是一個重要的消費國,「消費端是整個生產鏈中最關鍵的一環,掌握消費端,才能夠掌握話語權」。
東協包括馬國在談吸引外資時,總是把東協定位成一個生產據點,而不是消費據點,但隨著東協國家逐漸成為經濟大國,應開始思考如何整合東協的消費市場,以作為應對未來與制定東協下一個10年的經濟發展藍圖時的重要目標。
此外,馬國經濟學者傑佛瑞威廉姆斯指出,美國是馬國第二大出口市場,因此美國對馬來西亞實施的對等關稅政策將會對馬國的出口表現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倘對等關稅的影響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將會把今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拖至政府此前的預測的最低點。由於馬國出口至美國的產品有一半都是電子與電機產品,因此相信這個領域受到的衝擊將會是最大的。美國的對等關稅政策不會對馬國的外人直接投資帶來太大影響,因相較其他亞洲國家,馬國被徵收的關稅較低,因此反而可能會對馬國的外人直接投資帶來正面影響。
馬國應爭取談判勿報復美國
馬國政府絕對不能對美國採取報復性措施,包括對美國產品徵收更高的關稅,相反的,馬國應試圖減少對美國貿易的限制,以便能迅速地(與美國)談判以降低關稅。在全球層面,倘歐盟與中國以報復性關稅作為對美國的回應,恐將引發更大範圍的貿易戰。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