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近年積極強化其作為全球清真產業樞紐的地位,並透過清真工業園區政策推動產業整合與外資引進。根據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及工業部(MITI)最新統計,自2012年啟動「HALMAS」清真工業園認證制度以來,截至2024年,園區累計吸引投資金額已達37.56億美元(約合167.5億馬幣),充分展現清真產業所蘊含的龐大經濟潛力與國際吸引力。
目前,全馬共有14座通過HALMAS認證的清真工業園區,分布於柔佛、吉隆坡、檳城等主要經濟重鎮。這些園區總面積達5,484.74公頃,其中已完成開發的區域為841.18公頃,占比約15.34%。園區主要聚焦於食品製造、物流與清真認證產品相關產業,吸引包括51家跨國企業及310家中小企業進駐,形成完善的產業鏈生態。
馬來西亞政府看準清真市場的長期成長潛力,正加速優化清真工業園區的政策與營運架構。政府除積極推廣HALMAS園區外,亦著手簡化企業設廠流程,提供創新服務與法規輔導,並強化園區內部共用設施與數位整合機制,以提升整體營運效率與國際競爭力。這一系列政策的推動,已吸引來自食品、生技、化妝品與日化等多元領域的投資者目光。
值得注意的是,位於東馬砂拉越州的「丹絨馬尼斯清真中心」(Tanjung Manis Halal Hub)近年逐漸成為東馬經濟發展的新亮點,目前已吸引約1,800萬馬幣(折合403.59萬美元)的投資資金。該中心以農業與水產養殖為主軸,特別是在鳳梨種植與蝦類養殖方面具有高度發展潛力,未來並規劃擴大建設規模,以吸引更多與清真食品相關的國際企業進駐。
此外,馬國政府也正著手檢討並優化HALMAS政策架構,預計將與私部門合作推動專項研究計畫,進一步提升園區治理效能與監管透明度,強化整體清真產業體系的永續發展。
對臺灣企業而言,馬來西亞清真工業園區不僅是一個投資熱點,更是拓展東協市場的重要橋頭堡。臺灣在食品加工、生技製藥與個人護理等領域擁有技術與品質優勢,若能掌握馬國政策方向並建立與當地企業的合作機制,將有助於快速進入清真市場體系,掌握未來跨境商機,強化全球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