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財政部(Ministry of Finance)部長東姑賽夫魯(Tengku Zafrul)頃於10月7日提呈主題為「加強復甦,促進改革,實現永續經濟韌性,利惠大馬一家」的2023年馬國財政預算案時表示,明(2023)年馬國財政預算案總支出為3,723億馬幣(約801億美元),較本(2022)年減少3.37%,占國內生產毛額之20.5%,為馬國史上最高金額;其中行政支出2,723億馬幣(約585.84億美元,占總預算之73.14%),較今年增加16.62%;發展支出則為950億馬幣(約204.39億美元,占總預算之25.52%),較今年增加25.66%,另50億馬幣(約10.76億美元)將充作新冠病毒基金;其中541億馬幣(約116.39億美元)用於經濟領域,占發展支出比重之56.95%,主要受惠的次領域為交通、農業,能源與公用事業。交通占發展支出的最大比重,達17.3%或165億馬幣(約35.5億美元)┼主要推動的項目為興建泛婆羅洲大道、砂拉越州─沙巴州銜接道路第二期計畫、沙巴州Pengalat-Papar繞道公路,以及提升柔佛州巴西古當高速公路。
前述財政預算案主要內容:
- 擴大徵稅收入/稅務減免:
(i)馬國政府將於2023年稅收年向可徵稅收入達25萬至40萬馬幣(約5.38萬至8.6萬美元)的個人徵稅率,從原先之24.5%,調高0.5%至25%。
(ii)馬國政府將於2023年稅收年向可徵稅收入達5萬1馬幣至7萬馬幣(約1.08萬至1.51萬美元)的個人減稅2%,將從13%調降至11%。
(iii)馬國政府將於2023年稅收年向可徵稅收入達7萬1馬幣至10萬馬幣(約1.51萬至2.15萬美元)的個人減稅2%,將從21%調降至19%。
(二)減少碳排放目標:
(i) 馬國政府將延長豁免整裝進口(CBU)電動汽車(EV)的進口稅與消費稅一年,有效期至2024年12月31日。
(ii)馬國政府將豁免電動汽車的進口許可證(AP)費用,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以及讓電動汽車充電設備製造商於2023至2032年的法定營收豁免所得稅,以及高達100%的投資稅務減免。
(iii)為支持吉打州蘭卡威的督巴島(Pulau Tuba)作為馬國第一個低碳島嶼,馬國政府將向以電動機車替換現有機車的機車租賃經營者,提供高達4,000馬幣(約861美元)的銷售回扣。
(iv)馬國政府計劃引入碳稅,並將研究碳稅定價機制的可行性。為支援該機制的實施,馬國政府將提供1,000萬馬幣(約215萬美元)作為配套撥款,以協助中小企業和符合條件的相關產品準備碳評估。
(三)推動電子商務:
(i) 為鼓勵更多年輕人使用無現金交易,馬國政府將為18至20歲的年輕人,以及21歲以上高等教育機構大學生發放一次性200馬幣(約43美元)電子錢包。
(ii) 年收入低於10萬馬幣(約2,15萬美元)的中等收入群體(M40)可獲一次性100馬幣(約21.5美元)電子錢包。
(四)吸引跨國企業及策略外資:
(i)馬國政府設立超過10億馬幣(約2.15億美元)投資基金,以吸引跨國企業及策略外資,致力於2025年成為全球前10名具競爭力的國家。
(ii)馬國政府將提供獎勵,以吸引受影響的電子電機產業的投資人,透過延長現有稅務優惠,向公司主管(C-Suite,公司C級管理人員)提供15%的稅率,將業務轉移至馬國。
(iii)為鼓勵藥劑產業的發展,藥劑產品製造商的所得稅優惠將延長至2025年底。
(iv)為吸引新航太產業以及鼓勵現有航太企業的發展,所得稅獎勵,以及投資稅務減免將延長至2025年12月31日。
(v)馬國國營企業(GLC)承諾於2023年投資高達500億馬幣(約107.57億美元),其中450億馬幣(約96.82億美元)將用於國內直接投資、13億馬幣(約2.8億美元)將投資在風險投資以支持初創企業、13.5億馬幣(約2.9億美元)投資糧食安全計畫,以及3.3億馬幣(約7,100萬美元)用於綠色採購包括提供電動汽車基礎設施。
(五)協助中小企業:
(i)馬國政府將於2023年稅收年向可徵稅收入達10萬馬幣(約2.15萬美元)的微型與中小企業減稅2%,將從17%調降至15%。
(ii)馬國政府將於2023年特別撥款2億馬幣(約4,303萬美元)予華裔微型與中小企業申請簡易貸款,利率為4%。
(iii)馬國政府將於2023年撥款17億馬幣(約3.66億美元)作為微型企業貸款基金及商業設施。
(六)就業輔導:
(i)馬國政府鼓勵女性重返職場,2023年至2028年估稅年豁免繳付個人所得稅。
(ii)馬國政府撥款67億馬幣(約14.4億美元)予7個負責實施各項技職教育與培訓(TVET)措施的部門‘以提升及加強員工技能水準。
根據「2023年經濟報告書」指出,馬國本年上半年經濟成長6.95%,國內疫情邁向地方流行病階段,加上邊境重開及強勁內需支撐,馬國本年經濟可望取得介於6.5%至7%的更高成長率,而明年雖跟隨全球經濟走緩,估計仍可增長4%至5%。
馬來西亞製造商聯合會(FMM)對2023年預算案未提供任何援助來支援貿易業擴大其市場進入感到失望,因許多產業因新冠與供應鏈中斷,導致現有市場面臨嚴重影響。該預算案也未有具體撥款支援已或將要在其業務中投資於環境、社會與企業監管措施的中小企業。另一方面,該聯合會表示,為減碳過渡基金撥款10億馬幣約馬幣(約2.15億美元)協助中小企業實施減碳,以及提供1,000萬馬幣(約215.15萬美元)配套撥款來協助中小企業進行碳評估,這對中小企業啟動其環境、社會與企業監管是一個好的開始。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