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於2024年10月9日的第44屆東協峰會上宣布,將於2025年擔任東協輪值主席國。馬來西亞首相安華在會中提出三大策略,包括強化區域價值鏈、加強監管合作,促進貿易與投資便利化,並推動數位轉型,旨在提升東協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與影響力。
三大策略推動區域價值鏈及數位轉型
首先,安華強調馬來西亞將致力於加強東協內部區域價值鏈的建設,並推動更緊密的監管合作。此舉可擴大區域貿易與投資的連結,並促進東協的數位化轉型。透過提高價值鏈的協作效率,東協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將進一步增強,並有望吸引更多國際投資,尤其是在科技、數位服務及綠色經濟等新興領域。
其次,安華指出,東協成員國基礎建設的優化是促進區域經濟成長的重要基石。他強調,東協需加強內部貿易和投資的便利性,並擴大基礎設施的合作範疇,以提升區域經濟運行效率。安華表示,未來幾年內東協將致力於加強內部供應鏈的運作,這對提升整體貿易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第三,安華呼籲東協重新調整各國的經濟結構,並善用成員國的競爭優勢。他表示,東協應制定更完善的策略以鞏固區域供應鏈,並加強與全球經濟的連結。安華認為,東協若能達成這些目標,便有望在2030年前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
提升內部貿易與簽署新版「東協貨物貿易協定」
安華指出,儘管東協近年來經濟增長顯著,但內部貿易水準仍偏低,顯示區域間有巨大的增長潛力。2025年即將簽署的升級版「東協貨物貿易協定」將成為東協內部貿易合作的重要一步。該協定預期將增進成員國間的貿易便利性,進一步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
此外,東協將積極探索與其他經濟體的合作,特別是在「東協與海灣合作委員會(ASEAN-GCC)+中國」峰會上,這將成為促進區域經濟增長的關鍵舉措之一。
東帝汶即將加入東協 增強區域經濟韌性
東帝汶的加入預期將為東協帶來經濟韌性增強的效果。自2022年獲得東協正式觀察員資格以來,東協已原則上批准東帝汶成為正式成員,這項進展將有助於促進東協整體經濟增長,並提升該區域在全球的競爭力。
積極推動東協全球影響力與經濟成長
隨著2025年東協輪值主席國的接任,馬來西亞將積極推動區域合作,強化東協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這些策略將協助東協在全球經濟舞台上更具突出性,並為各成員國創造更多發展機會。馬來西亞肩負起這項主席國職責,顯示其推動東協合作與繁榮的決心,並助力東協成為全球重要經濟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