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nstagram上看著,十間賣衣服的八間賣韓國服裝、餘下兩間賣淘寶貨,放眼一看都是千篇一律。如果有香港本地手造的已足以令人駐足,而如果手工優秀的,則絕對是眼前一亮。
香港品牌Atelier De Charlotte Csaséwfara,簡稱⨺c ,⨺的形狀像英文字母A,也像一座高山,代表著冒險和探索的精神。對布料、對設計,生產的過程就是一場對製作和衣物的旅程。創辦人Charlotte Csaséwfara希望品牌的視覺能以時尚感的服裝,呈現一種簡單的美學。品牌的服裝以素色為主,版型也相對寬闊,因為是人手製作關係,款式會按布料供應而不定時轉變。品牌多採用傘形和泡泡的元素,當中剪裁挺身,具有明顯通透感的 Dove White Skirt 甚至有Simone Rocha的夢幻感!
十一妞更衣室的團隊由三位香港設計系畢業生創立,她們笑言自己天生有著不太出眾的外型,卻堅信任何人都可以美得有趣味。她們早前有了實體店,近年大多在購入韓國衣服外,也推出自家款式,或是與其他工藝人合作的服裝。自家設計的款式通常比較日常,用色也多是香港女生的喜好,無論上班或周末也同樣適用。服裝的名字也見心思,包括「新輕如燕子套裝」、「住堡裏的蘇菲層層䄂上衣」和「披肩斬棘好身手連衣裙」等。
不少店主的年齡層和顧客群接近,眼光和口味也容易掌握,但香港品牌小蘭訂造的負責人小蘭,是一位今年80歲的婆婆。小蘭在十多歲就學會用衣車,十九歲成為裁縫,八十年代到香港生活後曾當衣車工人。在退休的日子裡,源於興趣,重新再坐於衣車跟前。以四骨袖日式和衣外套,在手作市集裡引起關注,混搭不同飽和、層次的素色布和花紋布,加上其餘的飾品如袋子和帽,混合起來就成為擁有獨特氣質的Made in Hong Kong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