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報導,特斯拉、福特及Rivian等電動車製造商欲採用成本較低的磷酸鐵鋰(LFP)電池技術以降低製造成本,當前中國電動車製造商主要採用LFP電池技術,且相關供應商主要集中於中國,其缺點為續航力不如北美及歐洲車廠多數採用的鎳鈷電池技術,LFP電池雖可避免使用高價且稀缺礦物議題,惟將面臨電池效能及供應鏈挑戰。
俄羅斯為鎳金屬主要供應國,電動車電池成本因俄烏戰爭影響飛漲,另鈷金屬主要產地剛果則因環保及人權議題為人詬病。過去市場認為LFP電池技術適合中國等地短距離行駛模式,鎳鈷電池技術則適合北美長途駕駛,市研機構分析過去一年LFP電池成本較鎳、鈷及錳電池低約 30%,預期2030年採用LFP電池的電動車將佔全球市場40%。
採用LFP電池雖將有助實現電池供應鏈多元化,惟美國「降低通膨法案」將使電池供應鏈更加複雜,採用中國加工製造的礦物或零件的電動車不符合補助標準。福特汽車提出於北美建造LFP電池工廠想法,特斯拉預期LFP電池將成為該公司主要採用電池技術,估計採用量可能為鎳鈷電池2倍。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