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美好未來」預算架構,從原先總額3.5兆美元精簡至1.85兆美元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綜合美媒報導,拜登10月28日提出新版「重建美好未來」預算架構,從原先總額3.5兆美元精簡至1.85兆美元(含移民預算0.1兆美元),其中編列5,550億美元對抗氣候變遷。渠敦促民主黨議員應予以支持盡速通過,俾作為本週日出席聯合國氣候峰會之具體行動。

美國國會就社福與環保預算支出爭論不斷,拜登本日表示經與意見領袖諮商後提出1.85兆美元預算架構,最大項目是潔淨能源(約佔31.7%)、其次是兒童福利(約佔22.8%)。拜登至盼此架構成為國會起草預算依據,促請兩黨議員連同參議院已通過的1兆美元基建法案盡速通過,俾助美國達成2030年前削減50%至52%碳排之氣候目標,並為中產階級與勞工帶來更多高薪就業等。

在潔淨能源稅收抵免方面,拜登5,550億美元氣候預算係歷屆政府對此議題最大投資,將影響交通、建築、工業、電力及農業等層面,惟受到各界關切的甲烷排放收費則未列入預算架構。氣候預算中最大支出項目3,200億美元將用於綠能建設享十年期稅收抵免,應可節省家戶架設太陽能屋頂30%成本,以期帶動各界投資於電力事業與住宅規模的清潔能源,並促進國家輸電系統及電力儲蓄等發展。

該架購提供購買電動車稅賦優惠,為提高電動車普及率,拜登除在基建法案撥款75億美元建置充電站外,亦於此次預算架構中增加消費者採購電動車稅賦優惠。白宮指出若美國中產階級家庭購買使用美國原料且由本地工會產製的電動車輛,最高可享12,500美元抵稅額度,智庫專家分析若預算法案中電動車優惠完全實現,將可協助美國削減至少3%碳排放量。

該架構鼓勵美國進行先進技術製造,編列1,100億美元資金打造美國本土再生能源供應鏈、200億美元鼓勵政府採購創新潔淨能源技術,以確保風電葉片機組、太陽能板、電動車等都是使用美國產製的鋼鐵與原料,美國政府將藉由補助、貸款、抵稅及政府採購等各項政策工具,增進鋼鐵、水泥、煉鋁等重工業在低碳轉型時代的競爭力;半導體相關投資租稅減勵措施亦有列入。

該架構提高抗氣候災害的韌性,美媒指出鑒於美國森林大火、颶風及旱災頻傳,拜登編列1,050億美元協助社區提高對抗氣候災害的韌性,例如森林管理、土壤保育、海岸修復等工作,並將籌組公民氣候團體,目標雇用30萬名美國工人投入環境保育工作,亦將針對農牧業撥款促進智慧減碳發展。另為追求環保正義,就低度發展與偏遠地區提供更多資源,加強能力建構、建造清潔能源大眾運輸系統等。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