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白氏淨零轉型專題(2)】接軌國際趨勢 實踐淨零碳排 搶佔綠色商機(上篇)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歐盟將於2026年起開徵碳關稅 ,包括鋼鐵、水泥、石化等高耗能產品,以及半導體、汽車、我國第三大兆元產業機械等產業都將受到極大衝擊,推進綠色工具機、電動汽車的演進,並提升再生能源的使用率,例如產業龍頭英特爾與台積電就分別承諾於2030年、2050年100%使用再生能源!


為了達成減碳承諾,世界各國紛紛訂出具體的淨零碳排時間表。我國宣示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透過法令接軌國際減碳趨勢,中國則將時間點設定在2060年,目前正歷經減碳達標與經濟成長的拉鋸,牽動中小企業營運並衝擊全球供應鏈。國際間已出現許多衡量減碳的指標,包括投資導向及聚焦於供應鏈永續治理的ESG評比,其中後者有助於中小企業接軌國際減碳趨勢,進一步優化經營管理、搶占綠色商機、打入全球主流供應鏈!


全球政府新思維 綠色永續為王

節能減碳已經是全球共識!2015年聯合國195個成員國在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1)中通過巴黎協議,期待到了21世紀後半葉時,全球經濟不再依賴化石燃料,而在地球氣溫的上升幅度方面,與前工業時代(1750年)相比,期待控制在最多攝氏2度的範圍,並以1.5°C以下為積極目標。不丹與蘇利南共和國受惠於非重工業的產業結構,以及國土面積多為森林的先天優勢,已率先成為淨零排放國。


節能減碳已經是全球共識!2015年聯合國195個成員國在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1)中通過巴黎協議,期待到了21世紀後半葉時,全球經濟不再依賴化石燃料,而在地球氣溫的上升幅度方面,與前工業時代(1750年)相比,期待控制在最多攝氏2度的範圍,並以1.5°C以下為積極目標。不丹與蘇利南共和國受惠於非重工業的產業結構,以及國土面積多為森林的先天優勢,已率先成為淨零排放國。


在今年4月登場的全球領袖視訊氣候峰會中 ,全球40位領導人參與並進一步提出短中期減碳目標。歐盟、美、日、韓、台灣都已宣示在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中國則許諾2060年達標!


各國政府淨零時間表

資料來源:European Commission




在今年8月由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舉辦的「台達氣候沙龍」中,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分享 ,依據台灣歷史觀測趨勢觀察,台灣在過去110年以來,溫度已上升1.6度,超越全球平均1.07度!


為了減緩升溫速度,台灣啟動積極作為。相較於2005年,台灣期許在2030年減碳20%,並逐步推動2050年達到淨零碳排。在具體做為上,台灣在2015年已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簡稱溫管法,已於2022年4月更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 ,並且接軌國際減碳趨勢,將碳交易入法,然而,由於碳交易制度涉及碳定價、排放限值核配、減碳路徑等議題,相關子法並未上路、確實實施。

目前《溫管法》修法規劃的內容,就是參考國際碳定價做法,納入「污染者付費」機制,率先鎖定石化、鋼鐵等製造業碳排大戶為主要碳費收費對象,未來勢必逐步擴及中小企業,影響企業經營成本。因此中小企業必須提前布局因應準備,例如先從了解自身碳排為起點,成立溫室氣體盤查團隊,將盤查作業流程系統化,進一步預估碳費衝擊、擬定減排對策;導入ISO50001能源管理系統等國際能源管理實務典範,建立能源管理系統,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整合性、系統化降低能源消耗並改善能源成本,增添企業永續競爭力。


中國與台灣在經濟、空品空污皆有強烈連動。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國,碳排將在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隨後逐步進行減排,並在2060年達到淨零。


關於鄧白氏(Dun & Bradstreet)
  • 鄧白氏是全球商業數據與專業分析領導者,協助全球各地企業强化商業績效。鄧白氏數據雲透過揭露數據的洞察力,提供多種商業解決方案,幫助客戶提高營收、降低成本、管理風險,實現業務轉型,目前全球共有4,600位諮詢顧問、分析師、研究員。
  • 「淨零碳排」、「減碳」、「溫室氣體排放」計算,都只是ESG永續評量指標中E的部分。ESG 是由三個字組成的縮寫: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以及公司治理( Corporate Governance),ESG 透過可量化數據指標來定義、衡量企業健全狀態以及穩定程度。例如鄧白氏現有D&B Hoovers數據庫提供ESG三方面的分析洞察應用;在E方面,雲端伺服器業者利用鄧白氏數據鎖定綠能產品的潛在客戶;在S方面,汽車召回新聞分析了解品牌商產品品質議題;在G方面,監測跨國金融風險事件(如雷曼事件)對企業公司治理的影響。
  • 鄧白氏提供完整的企業永續ESG解決方案,客觀的數據建模方法,透過公正第三方角度,提供企業ESG洞察,幫助企業辨識ESG表現優異的客戶或是供應商。鄧白氏 ESG 評比與四大永續準則(包含GRI, UN SDGs, TCFD, UN PRI)同步,提供一致的基準,幫助企業兼顧短期獲利與長期競爭力,透過各項指標的量化,加以評估、改善與追蹤。

鄧白氏 ESG 評比報告






[1] European Commission, 2021/10/22, EU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 (EU ETS)
[2] CNBC, 2021/8/29, Here’s what countries pledged on climate change at Biden’s global summit
[3] 愛地球學院,2021/08/24,《中研院分析台灣氣候變遷狀況:百年來升溫 1.6°C、2060 將無冬天、缺水與高溫問題成常態》
[4] 行政院環保署,2022/4/21,氣候變遷因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