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越南消費者網站2021年11月2日
編輯單位:駐胡志明市辦事處經濟組
仿冒、盜版商品是對經濟發展造成日益嚴重威脅,影響品牌廠商之知識財產權及消費者權益。為提升越南智慧財產權認知,越南JTI公司配合越南商工總會(VCCI)頃於2021年10月28日辦理「仿冒、盜版商品及貿易欺詐現況及因應措施」座談會,俾防止走私、仿冒、盜版商品及貿易欺詐行為。
根據越南全國打擊走私、商業欺詐及仿冒指導委員會(簡稱國家389指導委員會)統計,累計2021年前9月,全國權責單位已緝獲及處罰逾10萬宗仿冒、盜版商品及貿易欺詐案件,繳回國庫逾7.5兆越盾(相當3.26億美元),起訴1,615宗案件,計2,148人涉案。
令人關切事項係,市場上流通之仿冒偽劣商品,不僅影響消費者之財產、健康及合法權益,還嚴重影響製造商及真正商家聲譽及營業額,甚至國家收入。因此,各企業提出以下建議:在完善政策過程中,管理單位及權責機關應考慮提高對違規行為之處罰,避免讓違規者利用法律漏洞,進行違法之商業行為。此外,各權責機關需對侵犯商標權行為制定明確規定,避免讓企業陷入品牌防護戰困境,在與仿冒違禁品製造販賣者訴訟過程中浪費時間及金錢。
全國389指導委員會常值辦公室杜氏明水(Do Thi Minh Thuy)主任於座談會上強調,法律規定完備是首要條件,為有效打擊走私、仿冒貨品及商業欺詐行為,相關權責機關需根據實際情況,完備相關法律規定,特別是貨物原產地,尤其是「越南製造」之相關規定。同時,對違規者提高處罰,俾達震懾,使組織及個人不敢、不願及無法從事生產、經營仿冒之偽劣商品及商業欺詐等行為。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