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累累的以色列埃拉特港將於週日關閉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由於積欠超過60萬以幣的稅款,以色列埃拉特市政府已查封紅海港口—埃拉特港的銀行帳戶。

埃拉特港將於週日關閉,此前埃拉特市政府查封了其銀行帳戶,原因是未支付市政稅,估計每月金額在60萬至70萬以幣之間。自戰爭爆發及胡塞武裝對紅海航運構成威脅以來,該港口就未能全面運作。

港口關閉將對以色列海軍構成打擊,該軍自戰爭開始以來一直使用此設施,也將對歐亞管線公司(EAPC)及以色列化工集團(ICL)死海工廠的鉀鹽出口造成不利影響。

起初埃拉特港否認即將關閉的報導,堅稱將與市政府達成和解,並表示正與市長合作。但《Globes》取得的一封來自國家緊急事務局的信函證實了此一消息。信中寫道:「由於埃拉特港因持續的危機而停止正常營運,並陷入經濟困境,埃拉特市政府已通知港口管理層,基於對市政府的財務債務,查封港口所有銀行帳戶。基於此,航運與港口管理局已發出通知,埃拉特港預計將於本週日關閉並停止一切活動。」

信中補充道,這代表所有港口作業將停止,港口的拖船與船隻將無法運作,對以色列海軍在紅海的支援也將終止,ICL工廠的鉀鹽出口將中止,對EAPC港口的協助也會中斷。信中也指出:「若這種情況持續,起重機與電力系統等設備將關閉,預計港口設施將面臨性能下降與長期損害的風險。」

這份報告也被轉交給交通部。交通部總幹事Moshe Ben Zaken對《Globes》表示,他已召集政府部門、埃拉特市政府與港口管理單位召開緊急會議,以期避免計劃中的關閉行動。

Nakash兄弟於2012年以1.2億以幣購得埃拉特港15年經營權,並擁有再延長10年的選項。他們是在標案最後階段唯一出價者。產業人士普遍認為他們的出價偏低,而實際可望帶來數億以幣的利潤。

戰爭爆發前,該港口專注於汽車進口,當時全國約有50%的汽車是在此卸貨。此外,港區內也有一條EAPC的原油輸送線,並進行化肥與礦物的出口。根據以色列國會經濟委員會的討論資料,該港業主在戰前四年間共提領了1.62億以幣的股利。

補償與援助方案

今年6月,內閣表決通過了一項對埃拉特港的補償方案,將提供最高1,500萬以幣的補償,但條件是港口須支付自戰爭爆發以來尚未繳納的使用費,金額超過300萬以幣

政府對港口的要求起初抱持懷疑態度,原因在於港口過去的獲利紀錄,以及業主在購買港口時所付的低價已隱含了運營期間面臨的安全風險。然而,港口也受限於勞工集體協議與人事管理上的限制,加上獲利最高的汽車卸貨業務已經全面中止。

2023年,埃拉特港的營收為2.12億以幣;而到了2024年,因紅海航道關閉,營收驟降80%,僅剩4,200萬以幣。2023年共有超過134艘船隻造訪港口,並卸貨15萬輛汽車;而2024年,無一輛汽車卸貨,僅有16艘船隻造訪。2025年前六個月,僅有6艘船停靠該港。

過去港口曾獲得援助,包括作為2023年全國經濟振興計畫的一部分,以及針對旅遊城市企業在2024年前兩個月的特別援助方案。此外,港口也獲得國家延期繳納總額320萬以幣的使用費,並獲得最高3,000萬以幣的國家擔保貸款,其中特別動用了1,600萬以幣

政府對港口未繳納埃拉特市政府稅款表示批評,認為考量到其先前已獲得的援助,以及港口的私有化背景,加上業主自購買以來十年間持續獲利,如今在困難時期也應自行掏腰包承擔責任。

然而,儘管港口屬私人所有,它同時也是國家的戰略資產;而目前為止所採取的努力是否足以讓它繼續營運,仍然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