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西班牙農業部資料, 2013年西班牙自歐盟會員國進口農產口約占總額51%,惟迄2022年已降至49%,約計276億7,300萬歐元,顯示近年來西班牙進口農產品比例多源自非歐盟地區。
西班牙農產業者表示,由於進口產品多來自檢疫條件不同、勞動成本與稅率較低之國家,漸使歐盟境內產品失去競爭力,爰訴求西班牙政府應加強管控來自第3國之進口食品。
據西班牙蔬果生產出口商協會(Fepex)資料,西班牙自北非國家進口蔬果量自2012年之13萬700噸大幅增加至2022年之49萬6,000噸,特別是番茄、豆角與酪梨等。惟此10年間,西班牙番茄出口量則從100萬噸減少至63萬噸,衰退37%。Fepex稱,與西國農產品競爭的並非摩洛哥小型農民,而係大型投資基金與廠商在成本更低之第3國家所投資生產。
目前西國政府提出「鏡像條款」(clásulas espejo)作為因應方案,規範歐盟境外廠商賣到歐盟之商品須受到同樣的環境規範,法國亦鼓吹此作法,惟尚須獲歐盟全體一致同意,而部分非農業生產國家則持反對意見。
西國前5大食品進口國為巴西、中國、摩洛哥、美國及烏克蘭,主要進口產品包括毛豆、玉米、咖啡、堅果類、葵花油、軟體動物、奇異果與蔬果類等。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