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巴塞隆納機場啟動擴建計畫 瞄準亞洲航線打造歐亞航空樞紐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作為西班牙僅次於馬德里國際機場的第二大機場,巴塞隆納國際機場(Josep Tarradellas Barcelona–El Prat)在獲得營運商Aena公司投資32億歐元後,將目標鎖定成為連接亞洲的洲際航空樞紐。

西班牙管理全國主要機場的國營企業「Aena(Aeropuertos Españoles y Navegación Aérea, Sociedad Mercantil Estatal, Sociedad Anónima)」,計劃投入32億歐元擴建巴塞隆納機場,不僅將大幅提升運量,也增設多項基礎設施,以滿足加泰隆尼亞企業界與自治區政府長期以來的訴求。2024年巴塞隆納機場總客運量達到史上最佳的5,500萬名旅客,排名歐陸第7大,雖然已經達到最理想運量,但專家評估仍有進一步成長的空間。

由西班牙交通暨永續移動部(Ministerio de Transportes y Movilidad Sostenible.,持有Aena 51%股份)與加泰隆尼亞自治區政府(Generalitat)所組成的技術委員會,已審議通過Aena提出的機場擴建計畫。工程預計將自2030年動工,2033年完工,主要包含濱海跑道將延伸500公尺、改善相關基礎設施,並興建一座全新的衛星航廈,以及目前兩座航廈(T1與T2)停車場設備升級。

Aena計畫與巴塞隆納機場擴建工程,同步推動開發「機場城市」,規劃75公頃為電子商務園區,58公頃為物流園區,以及49公頃用於飯店、辦公大樓、餐廳和其他服務設施。此外,另編列8歐元預算,進行第1航廈(T1)與第2航廈(T2)翻新整建工程。

新建的衛星航廈將以支援長程航班為目標,尤其針對亞洲航點,以實現巴塞隆納機場成為洲際樞紐機場的願景,尤其是針對亞洲地區。依據西班牙航線發展委員會(CDRA)2024年報告,每年有將近150萬名旅客透過轉機航班往返巴塞隆納與亞洲各國,亞太地區占巴塞隆納機場國際轉機航班流量32%,其中,中國大陸、日本、印度、泰國與巴基斯坦為最主要航點。

報告也指出,這些轉機旅客中,約有9%造訪巴塞隆納的目的為商務需求。此次機場擴建案中,延伸第三跑道500公尺,正是為了承載跨洋大型客機起降預作準備,並進一步吸引參加會展及企業獎勵旅遊的訪客。由於加泰隆尼亞與東亞貿易往來密切頻繁,加以巴塞隆納展覽中心(Fira de Barcelona)每年舉辦「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obile World Congress)與「歐洲系統整合展」(ISE)等大型國際展覽,亞洲買主與參展廠商比例已逾兩成。

擴建案預計將機場使每小時航機起降從80架次增加至90架次,每年客流量也將從目前5,500萬人次提高至7,000萬人次。事實上,巴塞隆納機場擴建也將與馬德里巴拉哈斯機場(Adolf Suárez Mardird-Barajas Airport) 擴建案同步進行。兩項重大機場擴建案,加上Aena公司在倫敦經營的第四大機場盧頓(London Luton Airport)擴建計畫,展現了該公司強化歐洲航空基礎建設上的雄心。

加泰隆尼亞自治政府主席薩爾瓦多·伊拉(Salvador Illa)指出,加泰隆尼亞要成為進步城市與領導地位,首府機場就必須成為領先的航空樞紐。他強調,巴塞隆納機場應升格為「洲際」樞紐而非僅是「國際」機場,未來應開通更多直飛航線,拓展至東京、德里、愛爾蘭、休士頓、利馬、里約熱內盧與蒙德維的亞(烏拉圭首都)等亞洲與美洲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