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郵:台製精密工具機供俄企 經部指已列禁出口實體名單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公視新聞網/韓瑩 謝其文/綜合報導】2024.02.03

結論先講
華盛頓郵報報導,在西方出口管制下,台灣可用於製造武器的精密工具機,去(2023)年持續流向俄羅斯一家企業,這家俄企同期銷售對象多是俄國國防工業,可能違反西方對俄國的管制令。對此經濟部表示今年初已將涉案俄商列為台灣禁止出口實體名單,也已要求台廠出口至高轉運風險國家,必須切結不得轉運俄羅斯及白俄羅斯,初次違規罰款也提高到100萬。

俄烏戰爭持續,台灣和西方國家對俄祭出管制措施,不過華盛頓郵報報導台灣可用於製造武器的精密工具機,去年持續流向俄羅斯I Machine科技公司,資料顯示I Machine去年已進口逾2,000萬美元的台灣製造精密設備CNC工具機,部分透過第三國轉運方式進口,由於這家企業同期銷售對象多是俄國國防工業,可能違反管制禁令。

點開I Machine科技公司介紹,就有顯示從台灣進口器材,根據俄國商業紀錄,台灣的集盛公司游姓負責人,2011年被列為I Machine創辦人擁有三分之一持股,游姓負責人臉書可看到I Machine照片,華郵指出游姓負責人承認去年有出貨,但都是不受出口管制限制的零件。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表示,「經由第三地轉口也不行,高風險轉運的國家,我們一樣要求工具機業者要切結,對最終使用人必須申報,如果違法的話 (罰款)起跳是要罰1百萬。」

經濟部表示今年初已將涉案俄商I Machine列為台灣實體名單,禁止工具機業者將貨品賣給列案廠商,也已要求高運轉風險國家廠商切結,確認貨品最終不得輸往俄羅斯,但如何防止他們確實遵守,業界坦言很困難。

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魏燦文認為,「土耳其跟你買,你禁止不了,那要轉到哪裡去?你政府叫我們怎麼負責?我們要派人跟那個機器綁在一起嗎?市場白白讓給大陸了啊。」

機械公會理事長魏燦文指出,俄羅斯是台灣第4大工具機買主,俄烏戰爭之後配合政府管制,但市場被中國搶走不少,現在台灣有多家工具機產品都銷往土耳其,如果接下來還要進行管制,整體產業將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