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翻譯整理:駐義大利代表處經濟組
義大利時尚工業總會(Confindustria Moda)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25年1至2月義大利時尚產業出口減少5.5%,為62億歐元,出口至第三國市場的跌幅更達9.3%。同期間薪資補償基金(CIG)申請案則大幅增加:2025年1至3月共核准1,310萬小時,較2024年同期增加20.4%。
該協會涵蓋4萬家義大利紡織與服裝產業公司,8成會員企業預期2025年上半年營收將與去年同期持平或出現下降。身兼Pattern Group執行長的義大利時尚工業總會新任理事長Sburlati指出,影響義大利時尚業發展主要因素包括:關稅(雖然目前影響仍為間接);投資信心不足造成的不確定性;高昂的能源成本對紡織業的嚴重壓力;以及企業規模偏小。義大利時尚業正在與政府密切合作,但目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制度的支持,以及精準且即時的產業政策。
時尚產業是義大利第二大出口產業,僅次於機械產業。S理事長表示,義大利企業面對類似新冠疫情的突發事件時,展現高度的應變能力;但產業需要制定長期政策,以保護並強化「義大利製造」供應鏈。
首先,企業必須投資於數位與永續轉型,但需要資本支持。S理事長建議政府推出稅務優惠措施,鼓勵退休基金或投資基金挹注義大利時尚供應鏈,尤其該供應鏈主要為義大利中小企業所構成。
另外須遏止非法與誤導資訊的情況,例如若干TikTok影片誤導觀眾認為義大利製造其實是中國製造,必須要扭轉這種錯誤印象。
義大利時尚工業總會正在推動若干計畫,包括成立全國技術中心,透過單一機構整合研發資源;以及建立共通的稽核協議,避免企業因多重檢查而被迫停工數日。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