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政策下的英美特殊關係面臨挑戰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參考資料:The limits of the UK-US ‘special relationship’
日期:114年4月7日
文號:駐英經(113)經字第167/P200號(商情文號:第167號)
 
商情本文

美國近日對英國貨品祭出包括10%的基本關稅,以及25%的鋼鐵、鋁、汽車與零組件關稅,對英國製造業造成重大衝擊,依全球貿易警示(Global Trade Alert)平台提供之數據,美國針對英國貨品的平均關稅增幅雖略低於其他競爭國家(僅高出2.8%),但仍將導致英國製造品成本上升、需求下滑,雖然英國對美國在服務業上仍維持順差,但這並不足以抵消製造業面臨的損失,英國財政部原本的財政空間也將被影響,而全球貿易秩序的動盪也將對英國經濟帶來長期損害,現工黨政府積極尋求與美國協議,但迄今並未改變任何實質關稅安排。

美國對等關政政策並未反應英美實際貿易情況,美國川普政府設定對所有國家統一徵收10%的最低關稅,雖聲稱防止第三國規避,但實際更像是關稅政策的表面理由,據路透社報導,已有50多國與美接洽試圖協商關稅,英國實則缺乏主權財富基金、無重大投資籌碼,對美科技公司友善的法規也難以轉化為有效交易,甚至國防採購也難再作為外交讓步,因工黨政府近期的戰略重心轉向自主生產,減少對美軍購,但該文指出,更根本的問題是,儘管英國政府強調與美國的特殊關係,但英國的利益與信念卻與歐洲或加拿大等民主盟友更為契合,這也反應英國在現今國際貿易談判中的角色矛盾與戰略困境。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