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合汽車工會與汽車製造商展開4年期的新勞資合約談判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美國Chicago Tribune報導,美國聯合汽車工會(United_Automobile Workers, UAW)將與福特、Stellantis集團等2家汽車製造商談判新勞資合約,下週則是UAW要與通用汽車進行,工會在談判前威脅要進行罷工。

勞資合約談判主要訴求,除工資、退休金及醫療保健外,工會這次還著重於一個更重要目標:這些車廠未來幾年、甚至可能幾十年內都會生產電動車電池,希望在合資工廠(joint-venture)獲得更穩固地位。

美國汽車產業正經歷內燃機汽車到電動車歷史性轉變,汽車製造商未來可能需要數千名勞工在電動電池廠工作。代表146,000名車廠勞工的UAW,認為今年合約是確保該未來工作機會的關鍵。

汽車產業分析師預計,到2030年電動車銷售量將從美國新車銷售量7%激增至40%左右。美國3大汽車製造商均宣布,計畫與在印第安那州、密西根州、肯塔基州及田納西州電池公司建立合資工廠。

由於電動車製造更加簡單,所需工人數量可減少40%,因此現在傳統車廠工作的勞工,可能需要到別處上班或失業。2022年有報導稱,Stellantis 計畫將伊利諾州 Belvidere 改建為電動車廠,以生產下一代 Charger和Challenger,但該汽車製造商最後決定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溫莎(Windsor, Ontario)生產這些電動車,並建造一座價值50億美元電池工廠。

位於俄亥俄州Warren附近,由GM與LG Energy Solution合資之Ultium Cells工廠工人已經投票加入工會,UAW表示,該廠時薪僅為16.50美元,7年後最高時薪約為20美元,遠低於UAW會員收入,該廠勞資合約協商已進行中。

在談判之前,工會領袖發出的訊息比過去幾年更加激烈,當時的工會領袖通常避免罷工。現任UAW主席Shawn Fain表示,任何罷工最終都是由車廠造成的,這些公司在過去10年利潤超過1,640 億美元。上個月其曾表示,勞工取得重大談判進展的前提是必須組織起來,作好罷工的準備。

各車廠表示與工會關係良好,並聲稱工資及福利是業內最好的,並指出在開發電動汽車以及為電動車及電池廠已投資數十億美元,而面臨巨大財務壓力。Stellantis亦聲明指出,該公司的談判重點將是協商出一份好合約,確保未來競爭力,才能維持良好工資及福利。

美國Bloomberg另報導,福特希望能夠將工人轉移到生產最受歡迎車型的工廠,無論這些車型是電力驅動還是傳統內燃機驅動,但目前勞資合約限制福特這項彈性,福特盼UAW接受減少電動車產量的彈性,以預防美國電動車市場落後於預期。

2023年上半年,全球電動車銷售量放緩至低於50%,低於上年同期71%,電動車庫存激增。惟UAW要求到2026年每年生產200萬輛電動車,福特盼UAW接受減少電動車產量的彈性,並稱其勞動成本比美國競爭對手高出10億美元。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