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美媒及美國勞工部5月5日就業報告,美國本年4月非農就業人數新增25.3萬,較市場預測18萬至18.5萬為高,相較本年2月增加24.8萬及3月16.5萬;失業率從上月3.5%降至3.4%,為1969年5月以來最低水準;勞動參與率維持在62.6%,雖係3年來高點,惟仍低於新冠疫情前63.3%;平均時薪較前一個月增長0.5%,為去年夏季以來最大增幅,較去年同期成長4.4%;平均每週工時則與上月相同保持為34.4小時。
美媒指出,本次就業人數及平均時薪成長速度,反映在經濟逆風情況下,美國勞動市場具韌性及顯露新通膨壓力之跡象,市場雖普遍擔憂高利率、通膨及緊縮貸款條件影響經濟,造成部分企業停止招聘或裁員,然部分雇主仍在提高薪資填補職缺,薪資增幅並未如聯準會期盼進一步放緩,倘勞動市場繼續保持強勁,聯準會恐需再次升息,聯準會下次會議(6/13-6/14)將納入本年5月最新就業報告作為政策衡量。彭博學者表示,本次報告顯示自矽谷銀行倒閉後銀行業壓力尚未牽動勞動市場,更嚴格貸款條件需要時間才能反映到實體經濟,聯準會亦將考量相關滯後資訊。
各產業類別就業增長情形:本年4月政府就業增長2.3萬,民營就業人數增加23萬,其中教育與醫療服務(+7.7萬)、專業與商業服務(+4.3萬)、休閒餐旅(+3.1萬)、金融業(+2.3萬)、營造業(+1.5萬)及製造業(+1.1萬)為主要成長類別。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