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塞港未解...空櫃愈來愈多美商卻搶不到 原因在此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最新數據顯示,到今年10為月為止,從美國九大港口啟航的空櫃數量多達1,210萬只,幾乎比去年同期暴增50%。由於託運商急著將空櫃調回亞洲,美國出口方除面臨港口壅塞造成的物流瓶頸,預訂的艙位也經常遭到取消。    

美國港口塞港,焦點一直放在美國消費者拿不到進口貨。但另一方面,美國含農產品在內的出口貨,要送達海外客戶也很困難。

根據MarketWatch整理的資料,到10月為止從美國九大港口返回亞洲的未裝貨20呎標準貨櫃(TEU),分別比2019年和去年激增37.8%和46.2%。相較下,今年來抵達這些港口的裝貨的TEU多達2,060萬只,比去年同期大增22%。

整體來看,到10月為止,離開美國九大港口的貨櫃,高達59%皆是空櫃。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裝運美國貨物、從這些港口出發的TEU已減少10.7%,2019年頭十個月多達930萬只,而今年同期降至830萬只。

美國消費者對進口貨物的需求勁增,推升亞洲對美出口的運價,意味這趟旅程的獲利遠高於美國對亞洲出口。美國農業運輸聯盟(AGTC)執行董事弗瑞曼表示,這促使托運商(shipper)急忙把空櫃運回亞洲,再裝運更多貨物運往美國。AGTC是代表農業出口商的貿易團體。

此外,企業支出管理軟體業者Coupa供應鏈策略部門副總裁德爾巴在報告中說:「這絕對是全球供應鏈23年來面臨的最嚴峻處境」,認為供應鏈受阻將使顧客在聖誕購物季飽受煎熬,預料明年也將如此。他說:「這個挑戰在於,要如何把產品從港口送到顧客手上?」

據報告,零售業者預估,過去18個月的營收損失5%至20%不等,相當於銷售額減損數十億美元,因受到供應鏈議題拖累。這項報告訪調英美德法逾600位供應鏈領袖和零售商。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08/5950500?from=wj_catelistnews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