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台灣的茶飲僅在美國的一些大城市中的特定區域販售,但真正的"珍珠奶茶熱潮"花了超過兩個十年才竄紅。
在過去的一年裡,由Dunkin旗下的Baskin-Robbins和Peet's Coffee都將珍珠奶茶列入了他們的菜單,而台灣連鎖店貢茶(Gong Cha) 在美國擴張中也接近了一個里程碑,在17 個州開設了近200 家門市。 2019 年,全球珍珠奶茶市場規模為 24 億美元,預計到 2027 年底將達到 43 億美元。
加州歷史悠久的漢堡連鎖店 Jack in the Box 成為最新一家嘗試嘗試推出亞洲飲料的大型快餐品牌,販售價格為4.74美元到6.24美元。
儘管這些珍珠奶茶飲品僅在一些特定地點提供,但社交媒體用戶迅速就對這種陌生的飲品發表了評論,一些人很高興看到主流品牌接受了他們從小喝的飲品,而其他人則批評這種過於甜膩和"西方化"的版本。
隨著美國的味蕾變得更多元,主流品牌渴望嘗試以前被認為過於專業化,無法在國家連鎖店水平上出售的口味。
雖然珍珠奶茶早已風靡,但小型的移民經營商店和亞洲的大型連鎖店的廣泛供應既限制了市場空間,也影響了對更"西式"口味的消費者興趣。
2022年春季的短暫經營之後,Baskin-Robbins的老虎珍珠奶茶被歸入了其他試運行和限時促銷的範疇,而星巴克也短暫嘗試了"冰瑞士奶茶拿鐵咖啡珍珠",但最終未將其列入常設菜單。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亞洲商店繼續在美國開設,全球波霸奶茶市場的年均增長率仍然接近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