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及網址:
(1) 2025.7.22 印尼經濟協調部新聞稿
(2) 2025.7.19、2025.7.23、2025.7.24雅加達郵報
(3) 2025.7.23 Antara News
一、為落實與美方達成對等關稅貿易協議,印尼經濟協調部率同國家經濟委員會、微中小型企業部、財政部、能源暨礦產資源部、工業部及投資暨下游化部等部會,於本年7月21日與國營事業及各產業公會進行溝通,強調印尼爭取到比其他國家更具競爭力之對等關稅,可支持投資及貿易成長。相關說明略以:
(一) 依據HS 2022年版本,印尼共有11,555項稅則號列,其中1,347項最惠國稅率為零,佔總稅項之11.7%;5,448項最惠國稅率為5%,佔總稅項之47.1%。給予美國出口產品零關稅之優惠,係比照東協FTA、東協-中國FTA,以及印尼與歐盟、加拿大、日本、澳洲及紐西蘭之CEPA。
(二) 印尼對美採購小麥、大豆及能源產品承諾,都是印尼所需之產品,並且先前已從其他國家進口,因此僅為改變進口來源,對其整體貿易平衡不會產生負面影響。
(三) 印美雙方協商之關稅減讓,對印尼而言有維持經濟成長、糧食安全及就業穩定等戰略利益,可保護多達100萬名勞力密集型產業就業勞工。
二、美方於本年7月22日公布其與印尼達成對等關稅貿易協議內容後,印尼政府隨即對外說明相關因應政策如下:
(一) 貿易部長Budi Santoso表示,該部刻正研議相關政策,因應零關稅導致大量湧入的美國進口產品,包括提高產品競爭力,鼓勵民眾選擇本地產品以減少對進口產品之依賴,增加出口並吸引投資。
(二) 經濟協調部長Airlangga Hartarto表示,對美出口19%的對等關稅稅率,較東協其他國家低,故擬將紡織品及成衣打造為主要出口產品,家具、鞋類、電子產品及家居用品等,也將相對受益。
(三) 能源暨礦產資源部主任秘書Dadan Kusdiana表示,對美出口關鍵礦物仍須符合國內法規,原礦仍無法出口,與美協議僅適用於加工後之礦物,印尼不會放棄對資源主權及國內產業發展之承諾。
三、印尼零售業及商場協會(HIPPINDO)主席Budihardjo Iduansjah認為,免除美國產品進口關稅並不會對中小企業構成威脅,反而可促進印尼零售業發展。相關論述如下:
(一) 美國進口產品如名牌服裝或鞋類,與當地中小企業市場有所區隔,若對中國產品免除關稅,才會對當地中小企業造成有害的直接競爭。
(二) 由於享有零關稅,美國產品在印尼可以用比其他東協國家更具競爭力的價格出售,有望吸引鄰近國家消費者至印尼購物,帶動零售業及觀光業成長。
四、儘管政府及業界對談判結果持樂觀態度,仍有學者認為迫於壓力所做出的決定,其背後影響恐增加未來之不穩定性。印尼經濟學家Winarno Zain認為,19%的對等關稅稅率將使紡織、鞋類及電子產品平均價格增加13%,不僅將導致產品銷售額及外匯收入減少。尤其對紡織業而言,該產業自2021年以來銷售額不斷下降,已有業者倒閉或進行裁員,造成失業率攀升。談判導致的不平衡結果,將使印尼承擔更高的成本。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