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食米聯合會(MRF)表示,儘管Pawsan米在國際市場上廣受歡迎,緬甸仍在努力爭取讓Pawsan米獲得地理標誌(GI)認證。Pawsan米於2001-2002財年首次出口,Pyapon Pawsan在2009年菲律賓舉行的世界食米大會上榮獲世界最佳食米三等獎,並於2011年越南舉行的世界最佳食米獎。Pawsan米在全球市場上被譽為「緬甸珍珠米」。緬甸正積極努力爭取GI認證、贏得進口國的信任,同時維持食米品質。將運用科技整合各地區栽培的Pawsan品種,保留原始品質與特性。出口將優先考慮對緬甸食米需求量大且市場潛力高的國家,例如中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及沙烏地阿拉伯。
Ayeya Pawsan主要在伊洛瓦底省、仰光省、德林達依省以及孟邦及撣邦食用;Shwebo Pawsan則主要在奈比多聯邦區、曼德勒及實皆省食用。最早的Pawsan於1922年在伊洛瓦底省的Myaungmya鎮種植;來自仰光省Kyauktan鎮的Pawsan Baygya於1997至1998年間被引進到實皆省的Shwe Bo鎮種植,從此Shwebo Pawsan品種的種植便在全國範圍內逐漸擴展。緬甸食米(包括Pawsan)在各國的市場佔有率為:中國21%、比利時27%、菲律賓4%,以及印尼5%。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