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全球新光報報導,緬甸漁業聯合會(MFF)表示,2024-25財年淡水產品出口量逾55萬噸,創匯7.22億美元。主要出口魚種包括Rohu、Catla catla及Ilish,外銷對象為印度、孟加拉與沙烏地阿拉伯。
MFF副會長Toe Nanda Tin博士指出,若欲倍增出口量,須發展附加價值產品,如即食水產,並從傳統銷售模式轉型。主要產區包括伊洛瓦底省、仰光省及勃固省。來自Nyaungdon的漁民Kyaw Kyaw表示,出口魚類依體型分級飼養,如Rohu達1至30緬斤,Catla catla則超過8緬斤。每英畝放養700至1,200尾魚苗,重視飼料與管理品質,以提高出口價值。去年魚塘曾因洪水受損,今年雨季將加強防災措施。
儘管飼料成本高漲,當地養殖戶仍致力提升產品品質。緬甸正參考國際標準,從良好水產養殖規範(GAqP)推進至最佳實踐(BAP),期望拓展外銷與穩定內需。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