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依據新加坡聯合早報本(2025)年6月10日報導,星幣走勢強勁,但經濟分析師對新加坡經濟及星幣展望紛持謹慎態度。近期「三菱日聯銀行」(MUFG)、「美國銀行全球研究部」(BofA Global Research)及「花旗集團」(Citi)等3家銀行的研究報告皆預測,「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7月份將作出讓星幣名目有效匯率(SGD NEER)零升值的中立政策(註:星幣兌一籃子貨幣匯率的可波動範圍中心值不變,但兌換個別貨幣仍會波動)。
二、 根據總體經濟數據顯示,新加坡本年上半年有望避開技術性衰退,且「非石油轉口貿易」(NORX)或將創新高。星國4月份對臺灣的轉口貿易年比成長近八倍,對美國及馬來西亞的轉口貿易亦顯著成長,顯示批發貿易產業推動星國第2季的經濟成長,亦推動航空貨運活動。不過,非石油中間產品的保留進口(NORI)水準下滑,顯示製造商對未來需求缺乏信心。
三、 經濟分析師表示,新加坡經濟成長面臨3大局勢:(1)出口貿易雖亮眼,卻容易受制於中、美角力;(2)製造業產值面對壓力;(3)通貨膨脹仍保持緩和軌跡。此外,MAS的貨幣政策對於支持企業的營運資金需求、企業轉型計畫,以及創造就業機會具備高度針對性。
四、 經濟分析師認為,中美貿易戰導致全球經濟趨緩,將使仰賴貿易的新加坡變得脆弱,技術型衰退風險僅是從第2季推遲到下半年。星國對美、中出口附加值在亞洲地區名列前茅,所面對中、美需求放緩的衝擊僅次於臺灣及越南。因新訂單等關鍵指標下跌,星國4月份採購經理指數(PMI)寫下新冠疫情以來最大跌幅,為星國製造業近一年來首度陷入萎縮。
五、 儘管同期製造業產值年比成長5.9%,亦較首季高出2.4%,但倘星國製造業產值在接下來兩季下跌,甚至可能較2015年7月份至2016年2月份的3個月平均移動成長連續7個月低於1%的水平更糟。本年下半年工業生產將面臨持續萎縮的風險,將導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在一段時間內低於2%至3%的趨勢。
六、 新加坡4月份核心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年比成長0.7%、季比成長0.5%,高於市場普遍預期。經濟分析師預測,倘5月份及6月份的核心通膨不超預期,MAS全年核心通膨預測可能會下調到0%至1%。
七、 MAS上一次採取零升值坡度政策是在2020年4月份新冠疫情期間,直到2021年10月才恢復逐步升值。本(6)月為央行會議高峰期,十國集團(G10)的其中8家央行、歐洲央行,以及加拿大銀行,本月皆將陸續作出議息決策。
八、 經濟分析師預測,歐洲央行將進一步降息25個基點,使歐洲利率減至2%的中性水平;瑞士央行很可能再降息25個基點,使利率降至零,市場已充分消化零利率甚至負利率的信號;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的利率政策則將維持不變。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