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奶茶透過社群媒體 在德國建立新形象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近年來珍珠奶茶在德國越來越受歡迎,以往這種帶異國情調的飲品,主要流行於大城市的中心區,但現在城鄉地區也可以找到珍奶店,而且珍奶店越開越多。不論是購物中心、商業區,甚至越來越多的咖啡廳和餐廳也在菜單中提供珍奶飲品。

早在10多年前珍奶就曾經在德國掀起一陣旋風。源於台灣的珍奶,先是席捲日本和韓國,90年代後期抵達歐美世界,先在美國加州登陸,2009年首度進入德國市場,與日本動漫和韓流共同在歐洲掀起一股亞洲流行文化熱潮,也繼而帶動亞洲流行文化在歐洲的影響力。

2009至2012年短短3年內,珍珠奶茶店如雨後春筍般在德國各大城市湧現,幾乎都是以加盟方式經營,店家門口排起了長隊,連德國麥當勞都一度開賣珍奶。

然而,2012年珍珠奶茶卻一度因德國媒體報導致癌、對人體有害,雖然同年有其他機構檢驗澄清媒體報導非事實,至今也沒有檢驗證實珍奶致癌或對人體有害,但珍奶還是從德國市場消失了好幾年,直到2019年才又開始通過社群媒體建立了新形象並找到回歸市場的道路,許多人通過FB、IG、Tiktok等平台發現了這種顏色鮮豔,很適合打卡的飲品,珍奶的市場需求再度增漲。

在這次流行中,珍奶在社群媒體瀏覽量和討論度都很高,尤其受到亞洲青少年消費族群的歡迎。光是Tiktok平台上,有主題標籤#Bubbletea之影片點擊高達數十億,而#Bubbleteachallenge珍奶粉絲的各種挑戰也吸引了超過4,500萬次點擊。網紅的造勢活動成功地吸引了消費者前來打卡,珍奶鮮豔的顏色也正好符合社群媒體上的炫目美學,創造了特殊的網美文化。

珍奶另一個在德國受歡迎的原因是它的多樣性,商家提供多種茶品、果汁、配料和甜度,而顧客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選擇,給了消費者一種客制化飲品的感覺,都有助於珍奶在消費市場中再度迅速崛起。

新冠疫情期間的外帶文化也未抑制珍奶的發展,短短幾年內珍奶店越開越多,其中有台灣連鎖鹿角巷、多夏、Café g4、Teeseele等,也有第一波熱潮中就已經開設多家連鎖店的Comebuy和BoboQ,以及在兩波熱潮間誕生的Teamate連鎖店。除了台灣人之外,也有不少越南人和中國人也跟進在德國開手搖飲料店。

德國珍奶的售價乍看之下並不便宜,一杯不到500ml的原味珍奶要價近5歐元,但如果考慮當地物價水準,其實珍奶售價與咖啡和茶等熱飲相去不遠,不算是特別昂貴。

對德國消費者而言,珍奶是一種夏季冷飲,所以除了原味珍奶之外,抹茶和熱帶水果果汁如荔枝、百香果、芒果等及水果珍珠也是比較受德國消費市場歡迎的種類。

德國進入冬天,珍奶店比較少有大排長龍的景象,但隨著珍奶知名度越來越高,支持者越來越多,已經在德國飲食文化中逐漸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