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初,美國前總統川普聲稱將宣布「國家能源緊急狀態」,承諾大幅擴大石油與天然氣產量、撤銷環保法規、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並結束對再生能源的政府補貼。他誓言透過化石燃料「讓美國再次偉大」,強調:「我們腳下的液態黃金將推動經濟與出口」。
然而,墨西哥選擇了完全相反的方向:推動由國家主導、平價且本地製造的電動車計畫「Olinia」,目的是促進能源轉型、扶助低收入族群並擴大交通可及性。
Olinia:墨西哥國營電動車計畫
總統克勞蒂婭·薛恩寶(Claudia Sheinbaum)於2025年1月正式提出「Olinia」電動車品牌,名稱來自納瓦特爾語,意指「移動」。這是一款設計簡單、超輕巧的都會電動車,售價預計落在 90,000至150,000墨西哥披索(約4,400–7,300美元),可透過一般家用插座(如冰箱插孔)充電,旨在成為摩托車的更安全替代品。
該計畫將推出三種車型,首款車預計將於2026年世界盃開幕戰(墨西哥城阿茲特克體育場)亮相,車輛主要零組件產自索諾拉州,並在全國多地組裝。 計畫負責人羅伯托·卡普阿諾表示:「目前墨西哥市售電動車價格昂貴,不符多數家庭負擔能力。我們的目標是打破這個市場障礙。」
該計劃生產的電動車的主要目標對象並非中高階消費者,而是全國約700萬輛摩托車的使用者,尤其是低收入、交通不足的城市地區居民。墨西哥雖為汽車製造大國(年產近400萬輛、出口近350萬輛),但大多數產品為外銷,美國為主。根據世界銀行,電動車在中低收入國家普及率偏低,主因為前期成本高,因此墨西哥的本地需求被忽視,政府希望透過Olinia專案彌補這一結構性缺口。
該計畫也面臨許多挑戰,計畫初始僅獲得 2,500萬墨西哥披索(約120萬美元)的預算,規模遠低於中國(2023年投入逾43億美元)。且全國僅約3,300座公共充電站,加上電網已承受巨大壓力。另外,國有企業長期以來的信譽受到大眾的質疑:如墨西哥航空(Mexicana de Aviación)航線縮減,墨西哥石油公司(PEMEX)負債高居全球能源企業之首,引發外界對國營電動車營運能力的疑慮。再者,2023年墨西哥五分之一汽車為中國製,即便加徵關稅,價格與技術競爭仍極具挑戰。
「Olinia」是執政黨莫雷納(MORENA)推動「國家產業主導」戰略的一環。這類國有品牌的設立讓人聯想到1950–60年代墨西哥「國家奇蹟」時期,如政府成立的柴油國家公司(Diesel Nacional, DINA)曾長期生產巴士與卡車,直至1980年代私有化。透過 Olinia,政府意圖強化國家產業自主權、打造平價交通新選擇、開拓電動交通市場、與美國能源政策拉開戰略距離。
資料來源: Financial Times
原文網址: https://www.ft.com/content/e8e02a49-7bd2-4dd1-a8e4-fe8979c476e2?utm_source=chatgp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