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111年1月18日、2月2日
來源:澳洲金融評論報、澳洲人報
隨智能手機、電動車及風力渦輪機等生產之關鍵礦物需求緊縮影響,稀土開發成為許多國家開發關鍵物之重點。雖17 種稀土礦物在全球各地大量被發現,但因精煉技術過程的難度和成本考量使各國難以自行開發。
自 1980 年以來,中國已成為全球精煉稀土主導者,而全球90%的稀士供應來自中國。惟於2011年,中國與日本因外交爭端中,中國突然停止對日本的稀土出口,導致稀土價格飆升,影響日本電子業國內生產甚鉅,促使先進國家紛紛意識到需改變對中國稀土出口之依賴。
去(2021)年12月,中國政府整併「中國鋁業」、「中國五礦集團」和「贛州稀土集團」三大國營企業為超級大集團(a giant “super group”),未來將對市場定價有更大之影響力。隨著對關鍵礦物的技術的需求不斷增長,加劇西方資本的緊張,中國稀土將可能成為未來與各國貿易壁壘談判籌碼。
今年2月中國Shenghe Resources Holding以每股約1澳元價格收購了澳洲Peak Rare Earths約20%之股份。而Peak Rare Earths已申請坦尚尼亞(Tanzania )南邊Ngualla稀土礦特別採礦許可證,預估將於未來數月間核下,該地的稀土礦床被評估為全球目前最大的未開發礦區。
另澳洲聯邦政府於本年2月2日投資1.4 億澳元予Hastings Technology Metals(以下簡稱HTM)位於西澳Gascoyne的Yangibana稀土礦區。HTM預計籌措4億澳元投入作業,預計2年半後可開始出口,屆時HTM將成為澳洲第2大稀土出口商,僅次於市值80億澳元的Lynas Rare Earths。
HTM公司財務長Mathew Allen表示,HTM可供應全球8%的釹磁鐵(neodymium)及鐠(praseodymium),這佔全球需求量最大的17種稀土礦中其中的2種;HTM旨在建立一個非中國之供應鏈。
根據美國國會的一份報告顯示,稀土的短缺亦將影響國防武器製造,如 F-35 隱形戰鬥機就需約 417 公斤的稀土來生產。
隨著中國稀土對經濟影響,亦促使美國和歐洲致力關鍵礦物供應鏈多元化合作。如美國與澳洲礦業巨頭Lynas公司於德州共同合作建造新的稀土加工廠,由西澳出口稀土至德州進行最後加工。
而英國亦致力開發其稀土加工供應鏈,英政府並投資英國倫敦上市礦產公司Pensana在約克郡東部赫爾港(Port of Hull),耗資1.25 億英鎊(約 2.37 億美元)建造一座稀土礦物加工廠,預估於明年可開始運行。
Pensana係為中國以外全球三大稀土生產商之一,也是唯一家位於歐洲的礦業公司。Pensana 礦業公司董事長Paul Atherley表示,該投資有望使英國成為稀有金屬全球主要供應國之一,並擺脫對中國稀土出口的依賴。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