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泰國等多國之間的互惠關稅談判進入最後倒數階段,為期90天的協商期將於2025年7月7日到期。若屆時無法達成協議或延長期限,美國將按原計劃對泰國出口商品課徵最高達36%的關稅。
泰國財政部長皮猜·春哈瓦吉拉(Pichai Chunhavajira)表示,泰國談判代表團本週將與美方展開關鍵協商。他指出,過去數月雙方談判已逐步升級,由技術層級擴展至美國商務部、貿易代表署(USTR)及財政部長等高層參與。
皮猜強調,談判策略須依賴財政政策辦公室(FPO)與貿易談判局(DTN)的密切合作,以確保協商方案全面且均衡。
聘請遊說公司爭取最大利益 透明程序符合美國法規
皮猜坦言,在美國處理如此敏感且攸關重大經貿利益的議題,聘請顧問或遊說公司是必要投資。相關費用從每月2萬至30萬美元不等,儘管金額不菲,但考量潛在經濟影響,仍屬值得投入。他特別強調,全程程序透明,根據美國《外國代理人登記法》(FARA),所有遊說合約均需依法公開。
財政部內部人士透露,皮猜將親赴美國,會晤包括美國財政部長Scott Bessent在內的多位高層官員,此行旨在解決懸而未決的議題。此行也承接此前雙方技術團隊與USTR的初步協商基礎。
泰國核心訴求:避免遭不公平對待
泰國已正式向美方提交談判方案,並委託遊說公司協助推進。美方初步回應提議將泰國商品關稅由現行10%調升至18%,並附加部分非關稅條件。雖較預設的36%關稅低,但泰國持續力爭關稅維持10%,即與大多數國家的待遇一致。
財政部消息人士表示,鑑於泰國方案具說服力,美方同意延長談判截止日的機會頗高,讓雙方有更多時間協商。
皮猜重申談判迫切性,並強調泰國目標是爭取公平、互惠的結果,同時視談判為化解貿易障礙、提升貿易靈活性的契機。他也指出,目前尚無任何國家與美方達成最終協議。外界所預估的18%關稅僅為推測,最終結果仍有降低可能。泰國最大訴求是不應遭遇比其他貿易夥伴更嚴苛的待遇。
維護競爭力是關鍵 各國各自談判難度高
皮猜最後強調,維護泰國國際競爭力至關重要,否則將對經濟造成嚴重衝擊。他補充,由於東協(ASEAN)各國無法聯合談判,各國須各自面對美方協商,過程中也因談判新變數而更為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