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國防產業:地緣政治變局下的機會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在區域緊張升溫與全球權力重組的當下,東南亞已成為各國影響力競逐的關鍵舞台。泰國作為東協重要成員、位居海上貿易樞紐的戰略位置國家,正面臨複雜的地緣政治挑戰。然而,對投資人而言,這樣的波動並非障礙,反而創造了具潛力的投資機會,特別是在泰國國防與安全產業方面,因為現代化推動與地緣格局重組,正加速產業轉型與資源流入。

國防現代化:2025年泰國國防預算解析

泰國2025年國防預算為2,009.2億泰銖(約55.5億美元),較前一年成長2.6%。預算分配包括:陸軍966億泰銖、海軍415.9億泰銖、空軍369.4億泰銖,強調提升戰備與與區域鄰國的技術對等能力。

  • 泰國皇家海軍: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中國S26T級柴電潛艦計畫,預算撥款8800萬泰銖,用於後續分期款。該潛艦計畫總值達30億美元,對於強化泰國海洋防衛能力至關重要,尤其是在南海局勢緊張之際。海軍同時投資雷達系統、直升機及航空母艦升級,凸顯其向「海上優勢」戰略轉型。
  • 皇家空軍:預計投入39億泰銖汰換與升級戰鬥機,強化戰術通訊與C-130H運輸機的性能,提升作戰與後勤機動能力。
  • 本土國防製造:國防技術研究院(DTI)是泰國20年國防現代化戰略核心,目標2030年前將50%國防裝備國產化。D-Tiger裝甲車與D-eyes 04無人機已成為國際合作示範項目,也推動當地供應鏈成長。

地緣政治驅動力:南海局勢與戰略聯盟調整

泰國的國防支出與其地緣政治布局息息相關。南海為全球貿易要道,泰國調整安全策略,既維持與美國的傳統同盟關係(如Cobra Gold聯合軍演),同時深化與中國的內部安全與基礎建設合作。

  • 中國影響力與投資:泰國在安全領域配合中國政策,已換得中國在電動車、雲端基礎設施及軍事科技上的大量投資。預計2027年啟用的「東部經濟走廊國防產業專區(DFIZ)」,將提供稅賦減免與快速審批機制,以吸引中韓軍工企業進駐。
  • 印尼與美國的戰略夥伴關係:2025年5月泰國與印尼升級為戰略夥伴,展開更多軍演與反恐合作;美國防務企業如Thales Group則仍掌握泰國海軍艦隊升級案80%市場占有率,美系技術仍具影響力。

投資機會:風險與回報並存的三大領域

對外資而言,泰國國防產業具吸引力,但同時需精準掌握風險:

  1. 潛艦與海軍技術合作:S26T潛艦計畫為雷達聲納、導彈整合、水下監控等技術供應商創造商機。雖已有中國CSOC承攬建造,但南韓、美國企業正積極爭取後勤與維保項目。
  2. 國防產業專區(DFIZ):DFIZ 將提供稅收優惠與投資加速機制,吸引合資企業進入裝甲車、精密武器、通訊系統等領域。南韓Hanwha Ocean Co Ltd 正為泰國建造新型護衛艦,展現區域對防務工業需求。

反恐與資安技術:泰國與印尼、美國強化反恐合作,資安與情報技術基礎建設需求大增。AI驅動的威脅偵測與加密通訊設備供應商,有機會爭取長期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