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法媒(Usine Nouvelle)本(7)月11日專題報導,法國汽車產業刻面臨全面性變革及挑戰,如歐盟規劃於2035年前禁售燃油車,致法國汽車產業面臨快速且深遠之巨大轉變,產業應及早轉型推動電動化,同時零組件及上游供應商亦面臨多重試煉,以因應燃油引擎逐漸消失之趨勢。
法媒報導,法國雷諾(Renault)與Stellantis集團,雖採取之電動化戰略有所不同,但在追求利潤最大化之目標下,已深切體認未來汽車產業將以科技為導向之現實,且軟體將扮演關鍵角色,如歷史悠久的車廠必須與特斯拉或全球最大電子製造商臺灣鴻海集團等正面對決。該法媒亦分析指出,汽車零組件製造商須致力於多角化經營,始能於新生態系裡生存,相較於大型企業有較多資源能大規模投資於新技術之開發,未來許多中小型業者恐將面臨市場重新定位之挑戰及裁員失業風險。統計指出,近10年以來產業轉型已導致不少工廠陸續關閉,尤其汽車產業上游之就業機會已驟減8萬5千個,平均每年遞減2.2%,未來汽車之電動化恐將加劇此趨勢。
另法國政府刻積極建立電池生態系,電動車電池製造將成為汽車產業發展新契機。法國汽車產業聯盟(Plateforme automobile,PFA)統計指出,未來汽車產業將於當地創造2萬3千個工作機會,其中大多數與電池製造領域有關,尤其法國北部新的電池產業生態系已逐漸形成,例如Stellantis、道達爾與Mercedes-Benz集團合資的ACC(Automotive Cells Company)已於本(2023)年5月建置電池超級工廠,為法國4座電池工廠的第一座(其餘包括位於杜哀的遠景集團、位於敦克爾克的Verkor及輝能科技),預計2026年將正式運作。此外,法國核能集團Orano亦與中國XTC新能源在敦克爾克合作設立活性正極材料(CAM)及其前體(pCAM)製造廠。PFA執行長Marc Mortureux對產業前景表示樂觀,惟呼籲政府應持續提供財政支持,以確保法國於全球市場之競爭力(謹註:法國政府為支持汽車電池產業發展,亦於本年5月宣布將支持一專門投資基金,以確保關鍵礦物與金屬供應安全)。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