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費加洛報(Le Figaro)本(2)月17日報導,法國政府自2020年9月發布法國振興(France Relance)計畫以來,已為782件投資案提供16億歐元補助金,創造約540萬歐元之生產設施(包括生產回流及生產設施現代化等)投資。
全球疫情凸顯法國數十年以來產業外移及關鍵領域高度仰賴進口之嚴重性,因此財經部盼透過投資徵案方式,協助不論是大集團、中小企業或新創公司進行再工業化(reindustrialisation)。例如,由法國CEA-Leti團隊成立之新創公司,獲政府補助為食品業者開發得以偵測沙門氏菌或李斯特氏菌之DNA晶片;跨國鋼鐵集團安賽樂米塔爾(ArcelorMittal)獲政府資金推動廠房現代化;以及能源集團歐安諾(Orano,前身為Areva)亦受政府支持設置永磁體工業設備。
以產業別區分,食品產業(97件)及生醫產業(187件)分別獲1.32億、8.29億歐元補助,在生醫領域約42件投資案是關於推動活性藥物成分(API)的生產回流。此外,電子產業計107件投資案共獲1.41億歐元補助,如中國紫光集團旗下Linxens獲得政府支持建置專為金融卡使用之生物感測器裝配工廠。另一方面,工業所需原物料(如金屬、材料、化學及回收品)有120案共獲3.17億歐元補助;5G產業則獲得9千8百萬歐元資金。
法國財經部產業權理部長Agnes Pannier-Runacher指出,每3家從事工業且擁有5個員工以上之法國企業,就有1家受益於政府協助措施,同時法國為全歐洲唯一完成振興計畫佈署之國家。伊說明,馬克洪政府對企業之協助規模為2008年至2011年薩科奇總統時代7倍之多,並強調僅創造11%的GDP之工業是無法達成經濟躍升之效果。法國於2000年至2016年產業外移情形相當嚴重,已喪失約1百萬個就業機會,伊說明,如同2017年至2019年,2021年政府致力於創造境內工業領域之就業機會,目前全力推動經濟復甦包含推動生產線自動化及數位化,以建構法國工具機產業鏈。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