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媒Le Figaro本(11)月12日報導,中國在歐洲計有超過2億多塊太陽能板之大量庫存,其儲電潛力相當於20座核電廠,目前儲電量已超過80GW,至本(2023)年12月底將達到100GW,且持續增加。大量庫存主要係因2022年能源價格上漲帶動太陽能板訂單倍增,中國增加產量而累積巨大庫存,現不得不以低價出售,為一般價格之一半。自本年9月以來,歐洲業者持續發出警示,歐洲光電產業恐遭中國低價競爭所吞沒。
對此,法國財經部長Bruno Le Maire、產業權理部長Roland Lescure與能源轉型部長Agnes Pannier-Runacher將共同致函予歐盟貿易執委Valdis Dombrovskis,要求歐盟緊急暫停中國太陽能板進口,以維護歐陸光電產業與市場之穩定。媒體指出,法國將引用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第19條規定,即成員國因無法預見之某項產品進口增加而造成國内產業嚴重損害,或有嚴重損害之虞時,得採取緊急因應措施一節,要求歐盟暫停中國太陽能板進口。
媒體指出,美國實施降低通膨法(IRA)已對中國太陽能板關閉市場,而印度在中國經濟放緩時亦採取同樣行動,結果造成中國轉向歐洲,成為其主要市場,此舉將不利歐洲重啟太陽能產業推動綠色經濟。據瞭解,法國政府刻與德國等歐盟成員國商討對策,盼避免重蹈2010年覆轍,再因中國太陽能板之削價競爭傷害歐洲光電產業。
法國業者DualSun指出,歐洲現面臨兩難情況,停用中國太陽能板恐導致大型太陽能計畫無法負擔成本,而維持市場開放則將損害歐洲光電產業競爭力。即便德國、義大利與法國均有意興建可與中國競爭之超級工廠,惟囿於價格而難以實現。歐洲太陽能製造商委員會(ESMC)指出,倘歐洲不採取立即行動,光電產業將因中國削價競爭而潰敗。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