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供應鏈法 》,德國有「異」見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資料來源:德國明鏡週刊電子報(Der Spiegel)
文號:1134020003號
 

由於德國內閣中自民黨(FDP)籍部長的反對,歐盟實施《供應鏈法》計畫恐將生變。

德國財政部長Christian Lindner及司法部長Marco Buschmann在一封致工商界的公開信中揭示,無法支持歐盟執委會、議會與成員國之間的討論結果。此舉將導致德國在歐盟理事會中投下棄權票,最終產生「否定」效果。

歐盟供應鏈法案,係為追究大企業從歐盟以外的童工或強迫勞動中獲利的責任。較大的公司還必須制訂計畫,以確保其商業模式策略與《巴黎氣候邊簽協議》限制全球暖化的目標一致。

歐洲議會及歐盟各成員國的談判代表於2023年12月中旬已就供應鏈法修訂達成協議,目前正在起草精確的法律文本,預期會在未來幾週內完成,但最終仍必須由歐盟國家及歐洲議會通過才算完成並生效實施。

一位歐盟外交官員告訴德新社(dpa),一旦德國投下棄權票,目前尚不清楚歐盟國家是否仍能獲得足夠多數支持該計畫。部分人士猜測其他國家或將群起效法,不同意這項計畫。但也有其他歐盟外交官員表示,歐盟執委會仍將力促協議之達成。

德國已經有自己的供應鏈法,但歐盟版本在某些方面要求更甚。例如,歐盟版草案規定適用於員工人數至少500人的公司;而在德國,只有員工人數在1,000人以上的企業才負有相關義務。此外,歐盟版規定企業違法時應依據民法承擔責任,並可向其提出損害賠償;這一點迄今為止並未納入德國供應鏈法中。至在其他方面,歐盟草案則不如德國法律嚴苛。

財政部長Lindner及司法部長Buschmann批評,歐盟《供應鏈法》版本將導致企業供應鏈中的違規行為因按民法而須承擔重大責任。與當前德國法律情況相比,受影響的公司數量將明顯增加。

此外,德國兩位部長也反對將建築業歸類為所謂的風險行業,認為可能會威脅中小企業的生存。在許多公司根本沒有適當的人力與財力資源下,未來建物更少的情勢恐進一步加劇。

在德國,主要工商業協會已呼籲否決歐盟計畫,自民黨團也在今年1月中旬明確反對歐盟指令。但另一方面,如果歐盟《供應鏈法》未獲通過,德國企業將必須繼續遵守《德國供應鏈法》的要求,而其歐洲競爭對手則不受約束,屆時德國經濟競爭力也勢必受到影響。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