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與美國關稅談判達成原則性協議 – 德國工商界多表擔憂 (3)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 德國工商總會(DIHK):(歐盟對美國關稅談判)妥協讓德國經濟暫時鬆了一口氣,但卻是以犧牲德國與歐洲經濟為代價。
  • 德國工業聯合會(BDI):在國際競爭與產業轉型上,德國鋼鐵與鋁生產製造商本就面臨巨大挑戰,關稅持續不降等於追加重擊,為這項關鍵產業帶來進一步壓力。(歐盟與美國斡旋)提供了表面上的安全保障,即使僅有部分產業得到好處,但是總體上避免了貿易爭端加劇,關鍵則是達成的商議必須具有約束力。
  • 德國聯邦批發、對外貿易暨服務業協會(BGA):這是德國對外貿易的沉重打擊,關稅附加費對於許多零售商構成了生存威脅。
  • 德國機械工程協會(VDMA):幾乎所有美國製造業部門都依賴歐洲進口機械,15%的關稅顯然處於臨界範圍,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的競爭力將明顯受損,尤其是與美國供應商直接競爭的業者。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客戶將暫緩投資,嚴重影響德國企業的接單業績。如果美國以外的出口市場也受到關稅上調的影響,還會產生其他負面效應。
  • 德國工業聯合會(BDI):這項協議意味著歐盟將承受關稅重壓。新稅率對以出口導向的德國工業將造成巨幅的負面影響。
  • 德國鋼鐵聯合會(Wirtschaftsvereinigung Stahl):歐盟與美國達成的貿易協議並未改變事實 -對於鋼鐵業徵收的50%高關稅一日未除,德國鋼鐵製造業仍舊陷於困境。歐盟應倡導與美國建立鋼鐵聯盟。雙方共同應對全球產能過剩失控的問題,畢竟廉價鋼鐵主要來自中國大陸。歐盟執委會須制定一項有效且永久限制進口比重的機制。
  • 德國化學工業協會(VCI):任何預期大型颱風來臨的人,都會對暴風雨心存僥倖 (表示儘管得以避免危機升級,但雙方須付出的代價仍然很高)。

值得一提的是德國汽車與製藥產為領導工業,儘管因為同樣面臨普遍性高關稅,分別將損失數十億美元,但在此番協議上較其他產業明顯受到庇蔭。不過,歐盟可能大幅降低對美國汽車的進口關稅至2.5%,對於德國正在緩步進行轉型的汽車製造業,市場未來將是一大挑戰。

  • 德國製藥研發同業公會(VFA):美國計畫徵收15%的藥品關稅是項嚴重的倒退,違反了數十年來藥品貿易免稅的原則,意味著德國製藥業將損失數十億美元。
  •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就關稅爭端達成協議表示歡迎,同時也警告該協議將給企業帶來負擔。

資料來源:德媒綜合報導 - 公廣一台(ARD)、德國商報(Handelsbla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