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將對中國補貼電動車情形展開調查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據西國第一大報國家報(EL PAÍS)本(14)日報導指出,歐盟執委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日前在歐洲議會演說時表示,歐盟將對中國政府補貼電動車情形展開調查。伊強調,現今電動車市場上充斥著低價的中國製電動車,價格遭「人為地壓低」(artificialmente bajo),歐洲車廠已成為「掠奪性行為」(prácticas predatorias)的受害者,對歐盟市場造成扭曲之效果。歐洲對於市場自由競爭向持開放態度,絕不接受惡性競爭,將捍衛自身免受不公平競爭之侵害。

實務上,歐洲目前僅對中國產製電動車徵收10%的關稅,成為全球電動車市場進入門檻最低的地區,反觀美國課徵進口關稅為27.5%、土耳其為40%、印度則介於 60%-100% 之間。據法國汽車顧問公司 Inovev 研究數據顯示,2021 年歐洲銷售新款電動車中,4% 為中國品牌,2022年成長為6%,2023年更增長為8%,推估至2025年中國電動車在歐洲市占率將可能高達15%。

目前歐盟對中政策上雖仍將維持「去風險化」立場,並續在關鍵策略產業如機器人、生物科技及高端晶片等確保歐盟戰略自主安全與獨立性。但中國政府補助電動車之舉,尤其在製造流程的價值鏈(含原物料、電池、零組件等)部分,已使歐盟難以坐視。西班牙汽車及貨車製造商協會(Anfac) 針對前述補貼調查,尚未發表相關評論,將俟相關資訊具體化後再予評估。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