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據日刊水產經濟新聞本(2021)年6月18日報導辦理。
- 水產養殖管理協議會(ASC)本(2021)6年15日宣布,已制定用於水產養殖業的飼料標準,以履行社會責任的供應商,要求考慮環境來調配及使用原材料,對象範圍擴大到飼料工廠及其原材料供應商。規範將於 2022 年 9 月 1 日生效,但該標準生效 14 個月內是有效期間,使審核員、飼料製造商及其供應商能夠熟悉該標準,並可準備辦理認證。飼料廠從明年9月1日開始生效並辦理認證,養殖場將在24個月的過渡期內轉為ASC飼料認證,俾能滿足ASC養殖場標準。
- 該飼料標準是通過由飼料製造商、零售商、非政府組織、水產養殖業者和其他利益關係人組成的不同領域專家小組討論制定,有關對養殖場使用的原物料的影響長期以來一直討論,但對接受ASC 飼料標準認證的養殖場而言,被要求更積極地考慮環境,調配可永續原物料。
- 利用水產原物料的飼料有減少傾向,原物料約75%來自大豆及小麥、米等農作業,近年來也因造成森林破壞及土地變換等影響受到關切。ASC 的執行長(CEO) Chris Ninasu指出:「水產業界使用的飼料倘沒法負責任去調配,就不能說是可永續水產養殖,ASC認證標準並非推動將原物料以別的東西替代,因水產品及來自植物的所有原物料的優點成為討論課題,因此必須考量整體性因應。
- 飼料標準採用水產原物料的改善模式,要求從可永續的漁業調配,飼料工廠須與魚粉及魚油的供應商合作,為符合要求需提供階段性改善的機制,最終大部分的水產原物料須從海洋管理協議會(MSC)認證的漁業調配。ASC為了提供該標準運用方法相關的明確指針,預定提供給審查員與飼料工廠的追加文件,再確認該等文件符合實際現場狀況,並盡可能以有效方法檢討審查流程。
- 國際上MSC及ASC負責永續漁撈與永續養殖,在聯合國發表「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SDGs)後,展現了對環境、經濟與社會永續發展的企圖心,水產養殖飼料來源包括海洋捕撈的漁產品及陸上種植的穀物,相關的標準及認證勢必增加,未來養殖成本不斷增高似難以避免。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