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本2023鰻魚年度進口活鰻為過去10年最多,中國及台灣占9成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1. 日刊水產經濟新聞本(2023)年10月12日報導,日本財務省發布2023年8月貿易統計,彙集2023鰻魚年度(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活鰻統計,主力之中國及台灣合計8,706公噸(較前一年增加9%)增加約1成,超過過去10年最高之2018鰻魚年度(8,500公噸)。

  2. 日本由中國及臺灣進口活鰻已連續3季增加,火車頭角色之中國占整體86%,單獨即7,562公噸(增加20%),CIF(含運費及保險條件)平均價格每公斤3,281日圓(增加9%),金額達到248億1,129萬日圓(增加30%)。

  3. 日本由中國及臺灣進口活鰻超過7,000公噸在過去10年未曾發生,僅2011鰻魚年度(1萬1,839)當時臺灣過半數及中國5,480公噸,10餘年來形成主客易主之印象。台灣出口活鰻消退至1144公噸(減少32%),持續無法確保入池量狀態減少達3成,在入池量仍處於低迷狀況,期待儘早恢復恐極為困難。臺灣活鰻CIF平均價格每公斤3,290日圓(增加13%),金額達到37億6,452萬日圓(減少23%)。

  4. 本年8月單月日本由中國及台灣進口活鰻合計855公噸(增加14%),主要日本國產活鰻出貨減少,日本市場夏季已持續使用過頭。來自中國活鰻數量773公噸(增加27%),臺灣82公噸(減少43%),臺灣出口日本活鰻已連續2個月未超過100公噸,雙方高低立判。

  5. 按臺灣業者協助大陸創設養鰻新天地,事實證明日本仍是最大鰻魚市場,10餘年來在養殖門檻不高狀況,日本鰻魚市場最終彼長我消,難以恢復產業結榮景。目前鰻魚產業不僅是鰻線(鰻苗)入池誘因不足,養殖技術及成本過度壓縮等造成惡性循環,儘管鰻線之產銷履歷制度可使管控更為嚴謹,惟鰻線入池養殖仍有其他客主觀因素,似值得尋求突破。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