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日本2024年期進口主食用米需求逐漸擴大,可能對米供需造成影響事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 伴隨日本國產米庫存不足,為填補缺口,積極進口業者逐漸增加,2024年度進口主食用米數量創下歷史新高。儘管需支付高額關稅(每公斤341日圓),但與價格不斷上漲的日本國產米相比,進口米仍具價格競爭力。未來進口量可能進一步增加,對國內供需的影響備受關注。
  • 根據日本農林水產省資料,2024年度(4月至12月)經由民間貿易管道申請進口主食用米數量達468噸,已超越2019年度開始統計以來進口量最高的2020年度(426噸)。此外,已有多家業者持續以數百噸為單位進口,預計主食用米進口量將顯著增加數倍。
  • 由於日本國產米價格持續上漲,米糧業者估算,即使支付民間貿易所需的關稅(每公斤341日圓),進口米到達國內港口的價格約為每公斤500至600日圓,加上國內流通成本,「進口米仍較國產米便宜」。2024年夏季超市米荒(「令和の米騒動」)以來,米糧流通情況持續混亂。由於日本國產米採購困難,選擇進口的業者逐漸增加,另一方面,由於進口決定到上架販售需耗時數月,因此為避免夏季米荒加劇,業者表示「必須提前決定進口」。
  • 另,在進口主食用米時,通常會透過國家貿易配額內的「賣買同時契約(SBS)」進行採購,SBS的年度配額設定為10萬噸。在2024年度SBS招標中,由於國產米供應不足,競標進展速度為歷年最快,自2017年度以來首次全量標售完畢,2024度買賣益差加價金額(輸入差益)達到上限每公斤292日圓。大型米穀批發商指出:「配額內買賣益差加價金額提高至292日圓/公斤,因此即使支付配額外關稅(每公斤341日圓),增加的成本幾乎沒有差異。」;此一情況促使民間貿易進口的意願高漲。
  • 五農林水產大臣江藤拓在2025年1月上旬的記者會上指出:「未來民間貿易進口量將會增加。」。然而,江藤大臣亦強調,進口米在流通量上仍遠低於日本國產米,「對國內價格的影響有限」。隨著國內市場對進口米需求增加,農林水產省正密切關注進口米的銷售動向。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署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