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日本水產品生產量首次跌出全球前十名外, 世界糧農組織統計2021年全球生產量增加,但日本下跌3%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1. 日刊港都新聞本(2023)年4月6日報導,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數據,2021年全球漁業及養殖產量(含預估者)為2.18億公噸,較上年增加2%。日本總生產量下降3%至 410萬公噸,已被後進挪威及菲律賓超越,從2020 年的世界第9 下降至第 11 位,是自1950年以來首次跌出前10 名。全球總產量與2020年一樣,前三名國家分別是中國第1,印尼第2,印度第3。中國增加2%至8600萬公噸,印尼持平在2,200萬公噸,印度增加 9%至1,400萬公噸。

  2. 全球養殖產量較前一年增加3%,達到1.26億公噸;總產量排名前3的國家,養殖產量也位居前3;自1962年以來,世界養殖產量一直在持續增長;輸出也是同樣之順序;2020年排名第3之越南增加5%,而排名第4之印尼增加14%,達到137.5億美元,中國以1753.1億美元排名第1增加4%,印度排名第2增加11%至172.62億美元。

  3. 2021年全球野生漁獲生產量為9,200萬公噸,較前一年增加2%。野生資源近年來徘徊在9000萬公噸前後。 第1名中國減少2%至1,300萬公噸,第2名印尼增加4%至720萬公噸,第3名秘魯增加16%至660萬公噸。

  4. 全球養殖魚種別生產量增加5%,位居第1之海帶達到1,300萬公噸,位居第2的白蝦達到630萬公噸,增加9%,草魚增加3%達到第6位600萬公噸。 養殖生產金額排名第1之白蝦養殖產值增加8%達364.57億美元; 美國螯蝦排名第2,增加10% 至231.01億美元; 排名第3之大西洋鮭大幅增加26%達190.9億美元。野生魚種別生產量,排名第1鯷魚生產量增加20%達590萬公噸,其次是太平洋鱈魚下降 2%達350萬公噸,而鰹魚則增長1%達280萬公噸。

  5. 按全球養殖漁業生產量已超過野生捕撈,在糧食安全考量下,養殖重要性也日益增加,許多國家積極推動獨立式循環水養殖系統(RAS)。日本漁業生產量由1984年巔峰期1,282萬公噸,大幅下跌至410萬公噸,僅原來產量3分之1,且逐漸依賴進口品,因此日本各界近年亦大力推動RAS尋求增加國產魚貨,但在主客觀條件限制下,扭轉逆勢似仍須法令鬆綁等積極作為。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