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日本本(2022)年秋刀魚漁獲量超過去年,仍處於低水準,11月可否翻轉成為焦點

facebooktwitterplurklinkedin

  • 日刊水產經濟新聞本年11月4日報導, 日本太平洋秋刀魚捕撈至10月進展速度較去年加快,但漁獲量仍處於低水準,重點在近年來難得之11月「盛漁期 」有多少成長。據日本漁業資訊服務中心(JAFIC)統計,截至10月底全國秋刀魚捕撈量(初步數據)約為1.1萬公噸,最終突破1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20%以上;至9月底,進度較上年下降20%,但10月卸魚量較上年同期增加3,000多公噸至約7,100公噸,較上年轉為增加。
  • 去年漁獲量是歷史最低(約1萬8,300公噸),本年同期比較增加約2成,但「增產氣氛」仍不佳。眼前依然以公海為主體形成漁場,漁獲量仍屬零星,JAFIC道東出張所承辦人員說明:「魚群仍不豐富,同一漁場無法持續捕撈」。儘管10月下旬在日本200浬範圍內形成漁場,但「漁獲量佳者在船隻間有所差異,亦有一晚漁獲量不足1噸之漁船」,指稱漁獲量仍極不穩定。
  • 受到魚體普遍瘦小影響,該出張所表示,由北海道根室·花咲港漁獲物算出10月下旬魚體分類,大型43%、中型55%及小型2%,大中為主體,重量範圍停留在大型109~114公克、中型88~94公克,「儘管漁獲尾數捕得到但重量不佳,致使卸魚噸數無法增加」。
  • 日本全國秋刀魚漁業協同組合對於目前漁獲狀況,胸有成竹表示:「比去年歷史最底稍有好轉之程度」,魚價因數量數量少價格高較去年相當,但「漁船燃料費高漲,燃料相對高之公海漁場為主體進行作業,漁家經營更為困難」,並預估列舉近年在11月卸魚量為漁期最多外,「期待像前年(一個月1萬4,000公噸)一樣增加卸魚量」。
  • 按日本秋刀魚捕獲量不佳已成常態,除漁場在公海形成外,該國漁船噸位較小難以遠航至大洋區作業;尤其每年11月以後北太平洋風浪大,除非1,000噸級漁船勉強可漁撈作業,多數日本300噸左右船隻僅能在近海作業,限制捕撈能力。但秋刀魚資源管理將是北太平洋漁業委員會(NPFC)爭論之焦點,我方似應及早因應。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